第981章 军营问策上(第2页)

这些都是明末的真实写照,这还是江南,物资相对比较丰富天灾不严重,其余地方那还更惨,尤其是陕西等地。

很多史书上把这些一笔带过,就一句“天灾、百姓易子而食”,但是到了现实才知道会有多残酷。

秦思源略微沉思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本王并不忌讳谈论这个问题,事实上,本王确实未曾经历过饥饿之苦”。

“然而,这并不妨碍本王真正地去理解和感受那些普通百姓的艰难处境”。

话音未落,他突然站起身来,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正因如此,本王毅然决然地对整个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让本王统治下的每一个百姓都能有衣服穿、有饭吃,过上安定、快乐的生活”。

屋内的众人,包括傅淑训、秦良玉、林云等,听到这里,也纷纷站起身来,双手自然下垂,静静地聆听着秦思源的话语。

有些事情,说起来似乎轻而易举,但真正付诸实践时,却往往困难重重。

然而,夏国却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至少,自从秦思源崛起之后,他所治理的地区,再也没有出现过百姓饿死的情况。

即便是在这样天灾频繁的时期,夏国的百姓不仅没有遭受饥饿的折磨,甚至还能品尝到肉食的美味,而且生活得更有尊严。

秦思源背负着双手,继续说道:“许多人在背后说本王背叛了自己所属的阶层,说本王心狠手辣,对自己的族人毫不留情,甚至连自己的父亲也不放过”。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但是本王不在乎,说本王虚伪也好、或是别的也好,至少本王治下的百姓生活得很好”。

秦思源沉默片刻后,缓缓转头,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如今大明已是千疮百孔,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本王认为,若要取代大明,首先必须让百姓能够填饱肚子,如此方能称得上是顺理成章之事”。

“如果大夏取代大明后,百姓们仍然食不果腹,甚至还大面积的饿死人,那么大夏就不配存在”。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那么,傅大人,秦老将军,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本王应当如何处置这些江南的地主豪绅以及那些世家呢?”。

傅淑训听闻这些话语,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他本就是正统的读书人,年轻时怀揣着济世安民的远大志向。

然而,当他踏入仕途后,才惊觉大明的腐朽已深入骨髓。

官员们贪污成风,地方上更是一片混乱,皇族、官员、地主等特权阶层犹如吸血虫一般,紧紧依附在大明这座大厦之上,肆意吮吸着它的血液。

如此一来,即便大明身为堂堂大一统王朝,每年仍有大量百姓饿死。

傅淑训虽有心改变这一现状,但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直到夏国的出现,他才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这,也成为他毅然倒向大夏的一个重要原因。

喜欢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请大家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