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开端(第2页)
他们不需要呐喊,只是沉默地将步枪拄地,目光坚定的望着远方。
秦思源的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动,然后朝前进的士兵行了一个军礼。
战鼓声就在这时炸响。
十八面巨鼓架在四轮车上,赤膊的力士抡起包铜鼓槌,第一声就震落了营墙上的霜花。
鼓点起初缓慢如心跳,渐渐加速成暴雨,最后变成连绵不断的雷鸣。
"大夏!"
"大夏!!"
"大夏!!!"
士兵们听到这激荡人心的战鼓,不约而同的再次大喊,每个士兵经过高台时都用崇敬的目光看着上面那道高大威武的身影。
这些士兵大多出身贫寒,来自普通的农家。
在夏王尚未崭露头角之时,他们的生活异常艰难,常常面临着饥饿和寒冷的困扰。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承受地方乡绅恶霸的残酷压榨,生活可谓苦不堪言,甚至比死亡更为可怕。
然而,当夏王崛起之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夏王不仅给他们的家庭分配了土地,让他们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更重要的是,夏王还一举击溃了那些长期欺压他们的恶霸。
为他们讨回了公道,让他们终于能够挺直腰板,堂堂正正地做人。
正因如此,当夏国发布征兵令时,出现了远超预期的热烈响应。
这并非是因为夏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鼓动,而是因为所有百姓都对夏王充满了狂热的拥戴之情。
秦思源凝视着这些狂热而忠诚的士兵,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
他的眼眶渐渐湿润,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如此深厚的爱戴和拥护呢?。
在这一刻,秦思源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让这些跟随自己的人们得到一个好的结局。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决不能辜负这些士兵们的信任和期望。
大营与江南联军的驻扎地相距约三十余里,如此大规模的夏军调动,自然是难以完全隐瞒的。
不过,秦思源相信,凭借夏军的速度和机动性,完全有可能打江南联军一个措手不及。
只因为夏军的训练非常严格,哪怕是丙种军每天早晚十里武装越野也从没有停过。
秦思源心里非常明白,这个时代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就是骑兵也非常难得,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军队的速度呢?
那就只有让他们有一副好身体,有一双超出常人的双腿,这样才能实现很多后世的战术。
四万军队很快离开,秦大走上高台,“大王,末将这就出发了”。
秦思源点点头,“去吧,不过中军速度不用太快,给两翼部队争取更多的迂回时间”。
“末将遵命,一定会以堂皇之势向江南联军碾压过去”,秦大立正行礼,大声的说道,显然理会了其中的意思。
秦思源看着已经远去的军队,目光好像穿越了他们的身影看到了江南联军的军营,心里想到,征战天下的步伐就从这里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