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对明朝事务的处置

秦思源看了看巍峨的皇城,淡淡的道,“这南京城的皇城和北京城的皇城那个是正统?” 傅淑训忙纠正道:"大王恕罪,臣方才失言了——南京皇城规制虽仿北京,却自有其根脉”。

“您看这洪武门内第一道殿宇,便是承运殿,对应北京的奉天殿,却是咱南京皇城的正殿"。

他伸手拂过廊柱上缠枝莲纹的石雕,指尖触到一道新裂的缝隙:"当年明朝太祖爷在此受百官朝贺,殿内'绳愆纠谬'匾额是亲笔所题,可惜崇祯年间遭白蚁蛀蚀,去年刚换了块新的,没想到......"。

话音被一阵风截断,承运殿的铜环门突然吱呀作响,像是有看不见的手在里面推拉。

秦思源抬眼望去,殿顶的琉璃瓦是地道的江南窑口烧制,孔雀蓝中透着青灰,与北京皇城的明黄截然不同。

"这瓦当倒特别",他指了指檐角,那些刻着缠枝纹的瓦当边缘,竟有细密的刀痕。

傅淑训忙解释:"是万历年间东宫失火,工匠们连夜赶工修补时,刀没拿稳留下的,当时还斩了三个监工呢"。

绕过承运殿,傅淑训指向西侧一片矮屋:"那是文华殿,是明初太子读书的地方,窗纸都是用的溧水桑皮纸,能透过三分日光”。

“洪武年间前明太祖在这里仗杀了很多人,地砖缝里的血渍,雨水冲了二十年都没褪干净"。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东侧传来,秦二带着两个卫兵押着个灰衣人跑过,那人嘴里嘶吼:"成祖爷在孝陵看着呢!你们拆了东角楼的龙纹砖,是要遭天谴的!"。

傅淑训脸色骤变,秦思源却盯着东侧那片断壁:"那便是东角楼?"。

"是......"傅淑训声音发紧,"前明南京皇城的角楼比北京的矮三尺,却更精巧,飞檐翘角能藏下八名弓箭手”。

“上个月清理时,从瓦当里搜出二十多封建文旧臣的血书,都......都烧了"。

说话间已到内宫入口,傅淑训指着那道朱漆宫门:"这是坤宁门,里面便是坤宁宫,太祖马皇后在此住了三十八年,门槛被她亲手种的那株湘妃竹根顶得变了形”。

“后来建文帝的皇后在此上吊,那竹根竟从地砖里钻出来半尺,像是....像是”。

秦思源俯身看那门槛下的竹根,青黑色的根须在石缝里扭曲盘结,竟真如人手般狰狞。

他忽然笑出声:"傅卿你看,这皇城的一砖一瓦,都比人记得清楚,你的意思本王也清楚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秦思源果断地下达了命令:“立刻将这座皇城内与大明相关的物品,尤其是祖宗牌位等,全部送往北京城!”。

接着,秦思源补充道:“还有一件事,你以后不要再将大明称为‘前明’了,虽然我们大夏已经占领了南京,但大明尚未完全覆灭,这样的称呼并不恰当”。

傅淑训闻言,心中一紧,连忙躬身请罪:“是是,是臣失言了,请大王恕罪!”。

秦思源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过于自责,然后继续说道:“此外,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也要派人严加保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