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圆 作品

第362章 八十年代恶毒女配她爸26(第2页)

林爷爷没说话,只是疑惑地看向小孙子。

“没有,我大舅和小舅来了。”

林旺家见他们回来,打开门解释道。

“来了就来了,你把门关上干啥?你舅舅们又不是见不得人。”

林奶奶想不明白这跟关门有啥关系,她对儿媳妇娘家人没什么意见,看他这副样子,以为小孙子跟家属院其他小孩学坏,开始嫌弃在乡下种地的舅舅了,不悦道。

“奶奶,我没这个意思,是我妈怕大舅和小舅趁她做饭的时候偷偷溜走,才让我把门锁上的。”

林旺家觉得自己挺冤枉,他可没嫌弃两个舅舅丢人。

他的舅舅们都长得好看,尤其是常来家里的小舅,让他和哥哥在小伙伴里特别有面子。

其他人的舅舅,都没他的舅舅们好看。

-

林奶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有旺家大舅在,他俩会走倒也说得通了。

因为孙子的大舅跟他们父母一样,是个憨厚老实的人,为人特别客气谨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次听从亲家母吩咐给他们送一些农产品,总是怕给儿媳添麻烦,想着法子避开在他们家吃饭。

儿媳的父母虽是农民,却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

单从他们一直支持儿媳读书这一点,就能看出亲家的人品有多高尚。

那个年代,家里有好几个男丁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供女儿念书的父母,都是相当开明的。

哪怕是现在,农村也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

她是老师,接触过很多重男轻女家庭出身的女学生。

那些女孩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中途辍学,明明接受过教育,可被迫辍学的她们当了母亲后,也会重蹈覆辙,让自己的女儿走上和自己一样的老路。

传统观念认为 “女儿是泼出去的水”,供女孩读书是 “赔本的买卖”,不如让她们在家干活、分担家务,甚至成为给儿子换彩礼的筹码。

林奶奶对此既心痛又无力改变,只能想办法让大家看到女孩读书的好处,比如能嫁个好人家,找份好工作。

宋萍经常带肉回家,她也从不像其他婆婆那样在外面说儿媳坏话。

她能带东西回去给娘家人改善生活,这也足以证明,用心供女孩读书根本不是赔本的买卖。

只是林奶奶的法子,有效果但不高。

因为读书在短期内看不到回报,还要不断进行投入,很多家长都坚持不到女儿毕业,就会找理由让孩子回去补贴家用了。

-

话又说回来,他们家就宝根一个孩子,宝根能力再强,也独木难支。

当初老两口愿意找个兄弟多的农村儿媳,也是想着以后他们走了,儿子和儿媳的兄弟姐妹能相互照应。

虽说儿媳的几个兄弟都在农村种地,现在没法给宝根提供资源和帮助,但人多在某些时候也能派上用场。

儿媳的三个兄弟里,就小的那个有点不着调。

可谁让这小子跟自家孙子们长得像呢?就算想讨厌林父、林母也讨厌不起来。

他无非是懒了点,不爱干活,有点好吃,也没犯过什么大错。

所以对于儿媳私下里贴补这个小弟,他们老两口也都装作没看见不知道。

-

“我去买点猪肉。” 林奶奶把手里的水果递给孙子,朝里屋问:“萍萍,家里还缺什么菜?”

“您去市场看看,有没有卖鸡鸭的,鱼肉也行。” 宋萍回道。

“行。” 林奶奶应了一声,转头对以前常来家里蹭饭,自己熟悉不已的宋宣说:“小四,你跟我走一趟。”

“……” 宋宣当场傻眼,难道原身跟她关系很亲近?不然为什么单叫他一个人去!

宋安见小弟这副发愣的样子,连忙委婉地回绝:“林婶,不用麻烦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小宣他失忆了,忘了所有人,还请您多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