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冥焰 作品

第345章 杨松的决断(第2页)

他见张鲁眼中光芒渐盛,又添了把火:“刘备素以仁德自居,可他却引狼入室,屠戮汉人,夺人基业;如今又趁魏国内乱,悍然攻长安,这等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让他站稳关中,明年此时恐怕就要兵临汉中城下了。不如先下手为强,借机断其臂膀,既得实利又保汉中,此乃万全之策啊!”

张鲁的手指在地图上的祁山道轻轻点了点,杨松见状立刻伏身叩拜:“属下愿举荐张绣将军为主帅,率三万精兵即刻西进。只需一月便能拿下金城,到时候刘备得知后院起火,必然方寸大乱,长安之围自解!魏国那边得了消息,定会与大人修好,到时候您退就有魏国依靠了!”

不得不说,张鲁是个实在人,杨松说了这么多,只有能传教这三字进入了他的耳中,其他的内容,他丝毫不关心。

“再容某考虑一下。”最终,张鲁还是下不定决心,他觉得,刘备势大,他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势力,只想在汉中好好传教就行了。

“......”杨松觉得有一句麻埋屁不知道怎么讲出口。

汉中郡,隶属于益州,以秦岭为脊、大巴为肋,汉水穿腹而过,乃是“西蜀咽喉”。其行政范围涵盖今日陕西汉中大部、安康西部及四川东北部,下辖南郑、成固、西城等九县,总面积逾三万公里,是连接中原与巴蜀的天然枢纽。中部汉江谷地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早在秦汉时期便通过“山河堰”等水利工程建成成熟的农耕区,亩产稻谷可达中原水平的八成以上,这为张鲁割据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环绕盆地的秦岭山脉平均海拔超两千米,七十二峪口构成天然关隘,其中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三条主路需穿越数百里栈道,一夫当关便可阻断千军,这种地形让汉中郡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塞之国”。

汉中郡的战略价值早在秦末便已显现。刘邦曾以汉中为基地暗度陈仓定三秦,东汉初年公孙述据蜀时亦以汉中为北部屏障。到公元200年左右,历经黄巾战乱的洗礼,汉中郡已脱离益州刺史的有效管辖。张鲁在此废除汉廷郡县体系,以五斗米道“二十四治”宗教区划取而代之,南郑作为“阳平治”成为军政核心,这种行政变革使其在乱世中获得更强的凝聚力。

汉中郡在历经董卓之乱与关中饥荒,大量流民沿褒斜道南迁,使郡内人口从东汉鼎盛期的二十万增至约三十万,其中半数为信奉五斗米道的信徒。这些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在汉江沿岸开辟出万亩良田,同时也充实了张鲁的兵源。值得注意的是,郡内还杂居着氐、羌等少数民族部落,张鲁通过宗教融合政策将其纳入统治体系,使其成为边境防御的重要力量。

值此六国新立之际,汉中也成了无人管辖的阶段,张鲁得以苟延残喘,但是汉中的张济等人都明白,若是继续沉默下去,汉中早晚是六国的囊中之物。

所以,散会后的杨松第一时间去找了张济,他知道张济的野望,六国的成立让张济眼红的紧,通过刚刚的尝试,杨松已经对张鲁绝望了,所以他寄希望于张济了,毕竟是董卓手下的军阀,应该是魄力十足,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魄力十足的军阀全死了,剩下的张济谨慎的很,才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