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天 作品

第503章 左宗棠在东北(第2页)

原本出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被沈云峰举荐去了东北建设新军。而张之洞则提前进入仕途,原本他只是个七品官的他现在已经少年得志成为澳门的正印官。

刘铭传原本是直隶提督,却提前进入海军序列,成为广州舰队的总司令。原本是江西巡抚的沈葆桢则代替刘铭传成为了台湾首任巡抚,台湾也提前建省。

奕欣摄政之后,对东三省进行了重大改革,又原本的军事建制将东三省改为州县建制,左宗棠因此成为黑龙江提督兼东北新军副司令。新军总司令依然由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兼任。

但是实际上新军是左宗棠指挥,特普钦主要是钳制,这是因为东北没有绿营,设了提督自然手下只能管理新军。而特普钦暂时兼任黑龙江总督,精力主要在民政之上。

特普钦和左宗棠的思路一致,在目前控制的边境地区以卫城的形式建设要塞,作为出征的根据地,卫城附近进行屯垦,逐渐将成熟的土地交给移民耕种,提高黑龙江粮食的自给能力,留住移民,保证建设要塞的力量。

由于东北煤炭的开发已经成熟,煤炭供应不成问题,保证了移民的过冬需求,这里已经不再是冬季禁地,就连左宗棠这样在南方来的人也都能存活下来。

左宗棠有着湖南人的蛮劲,在黑龙江一口气规划了十二座卫城,每座卫城都按照未来驻军一万的标准设置,等于规划了十二座小县城屯军屯粮。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这么长时间,左宗棠早就知道自己为啥来到黑龙江这苦寒之地,自己的任务是收复外兴安岭。只有这任务完成了,才能衣锦还乡,完不成,这一百多斤就撂在这里算了。

1858年5月28日,手中没有多少军队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趁中国清朝政府陷入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而无暇北顾之机,成功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同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

该条约不但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完全割让与沙皇俄国,还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以南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中俄共管区域。奕山是该死的罪人。

《瑷珲条约》的签订,使俄罗斯打开了通往太平洋的通道。为表彰穆拉维约夫的功绩,亚历山大二世封其为“阿穆尔斯基伯爵”(即黑龙江伯爵)。

但是沙俄外交部仍然认为荒芜的黑龙江流域是难以防御的包袱。为了尽快开发新获得的大片土地,穆拉维约夫解放了大批在尼布楚服役的矿工,派军队保护他们去以开垦的方式蚕食黑龙江两岸的土地。

用这种办法,穆拉维约夫很快就在这些新移民中召集了一支人的骑兵部队,用来保护他们侵占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