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天 作品

第506章 华人劳工悲惨史(第2页)

苏门答腊岛东部地区“猪仔”年均死亡率为50%。无数的“猪仔”为这些殖民地的种植园﹑矿山及各项生产事业的开发和当地的经济繁荣付出了血汗和生命的代价。估计从18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去东南亚的华工累计在一千万人以上。

从1845年到1875年被掠贩到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契约苦力不下五十万人。其中古巴和秘鲁分别为十四万三千和十二万人。绝大多数是从澳门掠去的。

古巴和秘鲁原来都是西班牙殖民地﹐以虐待华工着称于世。清政府在19世纪80年代﹐曾先后派人赴古巴和秘鲁进行调查。在名为《古巴华工事务各节》的报告中附有一千六百名苦力的控诉﹐详述苦力身受和目睹雇主残酷凌虐的事实。报告公布后﹐举世震惊。

“赊单工”专指从香港贩往旧金山的欠债华工。1849年﹐上海英商祥盛洋行掠买二百名契约苦力﹐装美国船“亚马森”号运往旧金山﹐每人的船票﹑伙食和杂费共一百二十五元﹐由祥盛垫付﹐签订契约到美做工﹐按月在工资内扣还。

1850~1851年﹐香港开始拐贩欠债华工到旧金山。为了监督华工履行契约﹐收回垫款本息﹐安排华工劳动﹐在旧金山的广东各属同乡会(即会馆)很快成为联系业务﹑控制华工的机构。“赊单工”几乎全是从香港输往美国的。

拐匪以暴力强迫华工见官诳称“自愿”﹑“自费”出国﹐取得美国领事签证﹐打着“自由旅客”招牌﹐前往美国。1855年香港英国当局别有用心地炮制了一个“中国乘客法案”﹐装出要改善华工待遇的样子,先到旧金山会馆报到﹐随即在包工头带领和监督下﹐编队到指定工地劳动。美国雇主付给华工的工资,仅及白人工资的半数,而且全部交给会馆头人,头人除克扣和勒索垫款本息外﹐还从生活消费以及诱烟﹑诱赌等方面剥削华工。

19世纪中期﹐美国从事运载华工的航运业得到十倍的暴利。从香港到旧金山的航运成本每人只需五元﹐而票价却在五十元以上。专门载运华工的“太平洋邮船公司”﹐每年还从政府领取五百万美元的津贴。这家轮船公司同华商会馆订有口头协议﹐华工乘船回国﹐必须持有会馆的证明﹐否则不售船票。

美国修建从东到西﹑横贯美国全境的中央太平洋铁路时,因工程险阻,劳工短缺,曾同中国签订招募华工的条约。数以万计的华工在筑路中牺牲了生命﹐可是在这条对美国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作用的铁路建成后﹐庆祝通车典礼﹐却不让华工参加﹐并把他们全部解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