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开始收复失土(第2页)
1865年3月至5月,“丰南号”发展的大事接踵而至,马鞍山钢铁厂第一座高炉点火投产,芜湖水泥厂投产,铜陵热电厂开工。
4艘3000吨级柴油机军舰下水,移交东海舰队服役。5000马力的船用柴油机未成功应用,3000马力柴油机符合预期,第一辆坦克战车原型车问世,星型汽油发动机设计完成。
东北铁路公司和机车研究院在大连成立,由清廷户部、工部、丰南号以及国内一些商人合股成立,其中“丰南号”主要以蒸汽机技术入股。
坦克原型车算是轻型坦克,主炮只有60mm口径,基本就是拖拉机改装的移动炮车,但是只要有这样的坦克量产装备军队,在陆地上,无论清廷怎么作妖,加上其他武器装备,粤西基本能够做到固若金汤。
坦克原型车问世后,履带式步兵战车也就能在同一时段进入量产了。这项技术“丰南号”是肯定要捂在手里,暂时不会暴露在任何势力面前。
东海舰队现在一共装备8艘柴油机舰船和4艘蒸汽机舰船,还有配套的柴油机后勤船、运输船等等。一半驻扎在台湾,一半驻扎在琉球国。是目前“丰南号”四大舰队里军舰实力最强的舰队。
新舰到达东海舰队服役之后,阮文海派了三艘柴油机军舰北上,从琉球国驻地驶向渤海旅顺港。
东海舰队到达旅顺之后,也就预示着收复外东北地区的军事行动展开了。
整个军事行动分为四路进军,西线是左宗棠指挥,2万5千兵力,从黑河渡过黑龙江攻打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中线是多隆阿带领1万5千兵力进军庙街。西线是吉林将军麾下珲春副统制带领5千人进军海参崴。
海上,则是李鸿章率北洋水师5艘战列舰,28艘蒸汽机炮舰以及二十余艘商船组成的后勤船队,另外载有3000陆军从对马海峡北上。
俄罗斯在外东北的兵力并不多,这里高寒地带,能产出粮食的地方有限,而且距离俄罗斯极其遥远,后勤补给困难,很难驻扎很多军队。
这也实在是清廷以前没有把这块土地放在眼里,秉着丢了就丢了的心理,所以导致丢得快,还没人惦记收复。
如果不是沈云峰的一方面坚持要求奕欣兑现承诺,一方面抛出东北的一些矿产资源,即便现在清廷在东北已经有了军事上的优势,估计都不会收复,讨论来讨论去,还是一句“徒费钱粮!”
俄罗斯的主力主要两块,一块是海兰泡和江东三十六屯这里,一千多的俄军和1万2千名的哥萨克骑兵。还有一块就是庙街,所谓的西伯利亚舰队的母港,由原来鄂霍茨克舰队改名,然后迁移到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