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灵药赈括州
李治转身,将那瓶现代的“特效药”小心翼翼地与信一同塞进钦差的手中,然后郑重地嘱咐道:
“你一定要转告括州刺史,必须按照公主信中所说的方法使用,每瓶药要分成三十服,绝对不能有任何差错。”
钦差接过药箱,顿时感觉到一股沉甸甸的重量,这不仅仅是因为琉璃瓶本身的重量,更是因为那封附信上“救命”二字所带来的千钧重压。
当天夜里,三更时分,长安城的朱雀门竟然破例开启了。
只见一辆辆装满粮米和药箱的马车,缓缓地驶过青石板路,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走在车队最前面的钦差,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宫城。
只见紫微宫的灯火依然亮着,他心里明白,此时此刻,陛下肯定还在灯下,仔细端详着括州的舆图。那些被红笔圈出的低洼地带,如今恐怕已经被洪水淹没了。
经过漫长的七天跋涉,这支车队终于抵达了括州城外。
曾经坚固的防潮堤如今已面目全非,只剩下断木残石,仿佛在诉说着那场可怕的洪水所带来的破坏。
而水退去后的街巷更是一片狼藉,半尺深的泥浆覆盖着地面,让人难以行走。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腐烂鱼虾味,这股味道似乎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让人无处可逃。
刺史和他的属官们早已在城门口跪迎多时,他们的官袍上沾满了泥点,显得有些狼狈不堪。
当看到粮车缓缓驶来时,刺史不禁老泪纵横,他激动地叩首,口中高呼:
“陛下天恩,救括州百姓于水火啊!”
这一声呼喊,如同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在人群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它饱含着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仿佛皇帝就是那拯救苍生的救世主;
同时,这呼喊中也透露出对括州百姓的深深关切,仿佛这些百姓就是他的亲人一般。
在分发粮米的过程中,钦差大人并没有忘记那箱特效药。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的琉璃瓶在阳光下闪耀着神秘的光芒,引得括州的医官们纷纷围拢过来,啧啧称奇。
然而,面对这从未见过的特效药,医官们却有些犹豫不决。
他们担心自己的医术不够精湛,万一用错了剂量,岂不是会害了病人?
就在这时,钦差大人取出了临川公主的附信,他的声音在人群中清晰地响起:
“每服以井水调之,不拘男女老幼,日进三服,可防吐泻。”
话音未落,一个抱着病孩的渔妇突然挤上前。
她的孩子烧得浑身滚烫,嘴角还挂着呕吐物,看起来十分虚弱。
渔妇扑通一声跪在药箱前,泪流满面地哀求道:“官爷,求您救救我的娃!”
医官们见状,心中不禁一紧。
他们颤抖着双手,倒出药液,然后用井水将其调开。
最后,医官们小心翼翼地将药液喂进孩子的嘴里,仿佛这一口药就是孩子的救命稻草。
仅仅过去了半天时间,那孩子的烧竟然真的退了下去,而且也不再呕吐了。
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地在灾民中间传播开来。
人们纷纷奔走相告,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