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宋夏3(第2页)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资料。”鲁桡给大家放出了《资治通鉴》里的一些片段。

里面就是在说1038年宋夏战争开始之后,在1040年陕西路一路驻军的军费都要一千五百万贯,这是范仲淹估计的,但这是往少的算。

事实上是不可能就这样算少的,而是要往高的估计,因为宋朝的给将士的抚恤还算是比较丰厚的,所以要把这个数字往两千万贯上去算。

这还没有把购买粮草的钱算进去,后面宋朝朝廷也在陆陆续续的往里面增补钱粮。

宋朝也不是全然没有骨气的,那个时候的君臣都发话,就算是耗尽内帑也在所不惜!

天幕下的人看见这些支出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有些人己经通过学习知道怎么算,可就算是没有学习过的也知道陕西路这边的军费耗支己经超了平时的一半还多,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50%左右。

陕西路的军费支出马上就占据了西北三路军费支出的50%左右。

“也正是因为庞大的军费支出,所以朝廷开始向地方征收节费用来缓解财政收入,但这样的举动无疑是饮鸩止渴。”

“原本勉强可以维持收支平衡的地方财政更加的混乱亏空。”

鲁桡说到这里,面色平静,但是下面坐着的宋朝臣子可就不那么平静了。

所以不是他们不想打,他们谁不想要对外重拳出击?问题就是打不起。

还没有把仗打赢呢,到时候内部自己先崩溃了。

“每当这个时候,宋朝的君臣就会用出经典招数——省和增!”

“省,大家也很好理解,无非就是节流,增就是开源。”

“他们开始劝谏君主以身作则,俭以爱民,并且废罢罢厢军和大部分道场、寺等等。”

下面的人听到要让君主节约都点点头,而那个时候的仁宗也真的可以做到。

甚至想要吃某样东西,都不敢过多的去

吃,生怕上行下效,起了带头作用。

站在君主的这一边,赵匡胤他们也就是咂咂嘴,太不是滋味了,尤其是赵匡胤当时还立了一个封桩库,存钱来拿回燕云十六州的,结果到真宗的时候就己经用完了。

想想,赵匡胤杀人的目光依旧看了过去。

赵匡胤:→_→

宋真宗又缩了缩脑袋,想说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人用。

但这是在上课,他哪里敢说什么话?

赵祯表示习以为常,反正就是穷,就是打不起仗啊,如果能打,他也想要雄心壮志拿回燕云十六州,奈何就是不行啊!

就这宋夏战争,都差点把国库给打崩了,这个时候的朝廷之内都要陷入经济危机当中了。

鲁桡简单的提了提当时朝廷在哪方面节省,但有些钱似怎么省都省不出来的,还是要看怎么赚回来才行啊!

“除了节省,当时的朝臣也提出了不少的财政增收政策,在货币和盐法等方面都有所建树,甚至于还有人提出卖官鬻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