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陛下成长了

白日里祭天盛典,金鳞跃天门,论功行赏,封赏百官。夜里,在无人窥探的皇宫,兴许又发生了些特别之事。

众臣并不知道,他们的陛下在这一日里又成长了。

日上三竿,国朝有许多事情需要商议,皇宫殿外的朝臣们等得有些急了。

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新朝陛下是个很勤勉的人,夙兴夜寐,勤于政事,比他们都能熬,卷到天上去了,从来都没有迟到过。

也不知今日是怎么了,竟然迟了。

昨日才祭天仪式,为大家封官进爵,大家都兴致高昂,神采奕奕。今日就推迟早朝令诸位在门口罚站,这是何意呢?

是要敲打他们么?

没必要吧?

难道是因为越阳的皇宫不熟悉,所以耽搁了流程?

揣摩圣意这是为官的习惯。

诸位官员暗自思索着。

人群之中倒是少了一人。

刚刚封赏的最为尊贵的四位国公爷,冯孝忠,萧翎,凌玉,三位都在,唯独少了一位那最为特殊,地位最高的安国公明辰。

昨日里他可是被皇帝亲自念昭封赏的,极尽了尊贵。

结果第二天就不来?

不过……得益于这货一直以来的惫懒,本来也没来过几次,不上早朝似乎理所应当,百官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早朝上有明辰没明辰没什么分别。

等了许久,侍卫这才开了门,宣这些臣子进殿。

大家浩浩荡荡地走来。

但见大殿上,陛下一身皇袍,端坐于王位,雍容华贵。相较于季取的皇宫,还是这里的皇宫更加恢宏巍峨一些。

在场的臣子都是人精。

察言观色那是最基础的基本功,也不知是不是这些人的错觉。

总觉今日的陛下面庞红润,眼含水光,看上去容光焕发,神采飞扬。

看样子并非是心情不好,恰恰相反。仿佛是积累了许久的郁结被一朝疏通了一般。

众臣好像从来都没见过状态这么好的陛下。“陛下圣安!”

诸臣思绪各异,躬身行礼。

萧歆玥面上挂着笑,轻轻挥了挥手:“众卿平身。”

看上去努力保持着平静,实则整个人都快散架了。

当然,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是精神却十分振奋。

她今天有些飘忽。

人还在朝堂上,但是思绪却依旧停留在昨晚。

食髓知味,她是知晓了凌将军这些年来过的是什么日子了。

那恶人,当真是能折腾的紧。

还说什么皇袍阔死普雷这样意义不明的话吧。

不自觉的,她多看了大殿之中的凌玉一眼。

刚巧,凌玉也在看她。

二人对视一眼,只有她们知道的秘密在此诠释,仿佛一切都已经被知晓了,尽在不言之中。

以后……不会要跟陛下一起蘸豆吧,那时候该用什么表情呢?

萧歆玥只是个一级萌新,呆姐姐却是一个已经掌握无数技能,经历过无数战役的老牌战士了。

呆姐姐抿了抿唇,看着那高高在上的帝王,却又想到了另外的一副场景。

这想法有些荒唐,亘古未有,但是……似乎距离实现已经不远了。

分明是议论国事的朝堂,这两个居于高位的女子却是想到了不该想的地方去了。

萧歆玥摇了摇头,在其位,谋其政。

将心中乱七八糟的思绪收回,把自己重新还给帝王这个角色。

“众卿有何事要奏?”

除了凌玉,群臣自不知萧歆玥心中所想。

朝堂上便是要议论朝堂之事。

一将军站出来,朝着萧歆玥报告道:“陛下,南方捷报,苍州十九城皆被邵将军攻下。”

萧歆玥本就心情不错,听到捷报,也不住爽朗笑道:“哈哈哈,好好好!邵将军真乃我朝虎将!”

照这个进度,马上就能统一乾元了。又汇报了几件杂事之后。

“陛下,越阳一切安好,百姓齐心,军民一心……臣以为,陛下是否该重新考虑迁都之事?”

一老臣站了出来,恭敬地出言说道。

“哦?”

不迁都,继续定都季取,那是先前在季取就商议好的事情,当是就有许多反对的声音。

现在到了越阳城一看,一切似乎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很多,众臣自然又有了一番计较。

大部分人的最终目标到现在已经实现了,安安稳稳的在乾元一家独大,能收复多少失地就收复多少。他们不会想到要跟北烈进行一场角逐。

相较之而言,自是这五百年的古都更好。

见过了越阳城的繁华和宏伟,有些人也不愿意再回去。

萧歆玥敲着王座,眯了眯眼睛:“张大人言之有理。众卿还有何看法,畅所欲言。”

她已经决意定都于季取。

不过就在刚刚大臣上奏的这一瞬,她似乎想到了另外的一个方面,一个计策。

昨日她和明辰商议过的,有关于北境三关的问题。

如今北境三关已经归于北烈掌控了。但是现在北烈刚刚修好渠,国力还需调整,肯定还没有做好准备南下。

那么她要不要装作踌躇,在越阳多停留一些时日,勾引北烈急行军南下,在北烈急行南下之际,趁机埋伏反打他个立足未稳,找机会夺回北境三关。

她这个政治中心司令部还是很诱人的,北方又是一片平原没什么防线。

北烈说不准会冒险行军呢?

坐在这位子上,她不可能事事都依赖明辰,大多数的决策都是由她自己做主的。

“陛下不可!我朝根基都在季取,贸然迁都,怕是会引起混乱。”

“有何不可?我朝根基在季取,但我乾元五百年根基,可是都在越阳呢!天下归心,越阳远比季取更重要,昨日可是有金鱼跃天化龙此番异象,定是天降之兆,我皇为命定之主,越阳为祥瑞之地。”

“刘大人此言差矣,季取同样也为我朝祥瑞之地,难道大人忘了,陛下登基之时,曾有凤鸣季取之异象吉兆吗?”

几个大臣还停留在表面,不知萧歆玥心中所想。你来我往,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

新朝的风气一直都是这样的。

萧歆玥鼓励这些人发言。

刚刚还对功臣们进行了封赏,大家热情更是高昂,只要自觉对国有利,便是在朝堂上争相出口。

大家都只是论事。论那一边对于国家的未来更好。

这是健康的氛围。

就在这时,一面色严肃的中年将军站了出来:“陛下,乾元北境孱弱无险可守,北境锁命三关已被敌国占据,若是留在越阳,臣担心日后敌国狼子野心,挥兵南下,围攻越阳城,届时我朝无路可退,形势危矣。”

这话似乎落到了点上了。

朝堂沉默了片刻。

新朝收复失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北烈这些年也低调安分修渠,两国定力盟约以来互不侵犯。

大家似乎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一茬。只想着好处,忘了还有危险。

萧歆玥俯瞰着众臣,轻轻摆了摆手:“此事容朕再想想。”

灵光一闪的事情注定有很多问题。

萧歆玥不想把话说死了,内心深处的想法不会在朝堂上公开,准备事后私下再跟明辰几人讨论讨论。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萧歆玥顿了顿,朝着最后发言的那将军说道:“宋将军言之有理,我朝北境岌岌可危。不论都城设在哪里,咱们北境都是要管的!”

“这样吧,宋将军,着你精兵八千,三日后出兵北上,收复失地,如何?”

没想到这么突然就发来活了。

那将军一滞,不住问道:“敢问陛下,臣……领何处兵马?”

北境现在一片荒芜,俱是无主之地,匪徒横行,饥荒遍地,收复是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