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大采购
崔娴凑近些,闻到淡淡的清香味儿,她很喜欢。不过很是好奇,这摊主从哪里弄来这么稀罕的东西。现在交通工具匮乏,从南方一路运送过来,不说是风险大,就是这利润也勾不上。但是在北方,崔娴也算是走了不少地方,却从未见到过竹子。
更何况,还是开花结了竹米的竹子。追问到:“西城也有竹子吗?”
“当然有,下属周志县有一大片。”摊主抓了竹米递给崔娴,这东西平常不好遇见的。
崔娴当然知道,竹米稀罕。竹子极少开花,因为竹花过后,竹林就会成片死亡。竹花开过后,就结成竹米,它就是竹子的种子。
越是闻着味道,崔娴就越舍不得放下。这竹米很饱满,适合催芽种植。要是自己能拥有一片竹林,不说手工编制竹子制品材料如何容易获取,就说清香脆爽的竹笋绝对能让她实现自由。
一想到能满足口腹欲,还是在北方鲜少能遇到的食材,崔娴就动了心思。
两竹筐的竹米一共60斤,连筐都买走花了14元。摊主热情的,帮忙把竹筐端到人力三轮板车上,还跟崔娴摆摆手。那动作,憨厚中带这些不熟练。
崔娴推着板车,继续逛着,鼻子里都是竹米的香味。
脑袋里,都是竹笋的各种烹饪方法。她现在制作腊肉也有一手,腊肉配上竹笋……不能想,赶忙停止住发散的思维。
一会走着走着,口水流下来,还不被人看了笑话。
决定在此地多留一日,真是明智之举。“竹筐多少钱一个。”崔娴停了车,瞧着有个社员,担着自家做的竹筐。
随后了然,是了,这地方就有竹林的,社员会取竹子编筐,一点不稀奇。
手工活儿不错,竹筐结实,容量也很好。社员不会吹嘘,崔娴问一句,答一句,然后就站在原地,看她要不要买。
脚下的破布鞋子,脚指头都要磨漏了。裤腿子松松垮垮的,冷风一个劲儿的往里头钻,在里头追逐狂欢,搅的裤腿子时而鼓起来,时而瘪下去。
社员却浑然不觉,只等着看她能买下几个。
竹筐2毛钱一个,崔娴要了10个,竹篮稍贵点5毛钱一个,崔娴要了6个,一共给了社员5元钱。
社员接过来钱,看看崔娴,又看看钱,末了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崔娴瞧着他又挑着剩余的东西,继续去售卖。那手背上被竹篾划的新伤压旧伤,也没处理过,再冷上一些,可就要冻的生疮了。
收回视线,不再盯着那人离开的方向。因为这几个竹筐、竹篮,车上的空间被填的满满登登的。
崔娴用麻绳简单的固定,不让它们东摇西晃的,继续往前转着。
遇到个卖花种子的,牡丹、菊花、玫瑰、水仙、芍药、百合,这些花竟然都有,崔娴各买了一点,一共花了2块钱。
摊主用撕成小块的报纸包成一小包一小包的,上面用铅笔写上名字,要么就是错别字,要么那标记可能连字都算不上。摊主当然认识,都是什么花的种子,标记上就是方便买家辨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