彧无为 作品

第320章 无妨,脏了再洗(第2页)

阿昼那边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虽然慌乱,但孩子们并未哭闹,很快解决了问题。

他同冽风一样,懒得听对方申辩,径直打晕塞入车中,押送府衙候审。

行动格外顺利,大花等人向来有恃无恐,宵禁夜行至多罚赎金,是以,护卫并不严密。

林知夏和江成,则是截住了小马脸。

对方并不慌,一双杏眼散着精光,声称自己是喝花酒走错了路。

江成冷笑一声,直接堵了嘴将其押回府衙。

寂静的夜色里,车马声不停。

开封府门庭大开,所有被拐的孩子都被安置于府衙后堂。

之前解救的孩童已与衙役混熟,性子也活泼了许多。

他们自发帮助这些新到的孩童沐浴更衣,安抚他们的情绪。

孟俞知道他们今晚的行动,一早吩咐厨娘守在府衙,备好姜汤热食。

煤船那边,他们暂时不准备缉拿,先让暗探盯着,看这些船夫可有同主家汇报,可有其他同谋?

待其卸完货返航,再顺藤摸瓜找到送货之人。

衙役早先查过,如此规模运煤船,通常配有五至八名船夫,包括船老大、舵工、纤夫、杂役等等。

这些孩童在船上这么多天,吃喝拉撒的,即使底层纤夫水手,也不可能不知情。

一旦被官府查实贩人,依律全员连坐,船夫必为同谋!

回到府衙,林知夏看着兄长惨白的脸色和沾湿的袍角,面沉如水。

林知行摸摸鼻子,老老实实遵从对方的命令更衣

不出他们所料,这些孩子的卖身契依旧是出自衢州那三个县城。

诡异处在于,其中一份契约竟署“十日前”!

衢州到汴京一千八百里,从卖身到过契,这孩子若真是从衢州来,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到汴京。

这一细节,让林知行和宋大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推测。

这两日,二人仔细分析过,这三个县城皆是地处山区的偏远县城,拐卖团伙必是与县衙胥吏勾结。

县衙中有权开具合法卖身文书者,不过县令、县尉、主簿及掌管户籍契约之户曹佐吏数人而已。

户曹佐吏掌握一县民户档案,嫌疑最重。

在偏远山区,新生儿不登记的情况普遍存在。

而战乱,也会导致大量流民脱离户籍地。

其余大部分山民,终生不离故土。

若官员将他们的户籍信息打包卖给拐子,当事人甚至不会知道自己成了奴籍。

而户部只掌人口总数,不存详细人丁档案。

个人档案只有当地县衙有,户曹佐吏只需修改总数就能轻易瞒天过海。

依此推之,这些卖身契定是同一天开出的,只是故意将日期错开。

他们仔细观察,发现这些身契上,父母签字的字迹虽有差别,但在某些特定笔画间,却能寻得相似痕迹。

为免打草惊蛇,他们并未直接向这三个县衙发函,而是通过江成,致函衢州皇城司。

他们在信函中,附上了小青在内的八名孩童名单,请求当地的皇城司察子彻查实情。

衢州路远,信函往返需二十余日。

当务之急,是通过煤船,揪出出货者和拐带的猎手,并助孩子们寻回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