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咨询师成长(第2页)
施文回想起第三场咨询的场景。那位父亲一听到价格就皱起眉头,而她几乎是条件反射地表示了理解,试图用\"但教学质量很好\"这样苍白的解释来挽回。
\"我...确实没有准备好应对价格质疑。\"施文低声承认。
林锐走回桌前,抽出一张纸巾递给她:\"擦擦脸。然后告诉我,当家长说'太贵了'时,专业的回应应该是什么?\"
施文接过纸巾,擦了擦湿润的眼角。这个问题在培训时讲过,但她此刻大脑一片空白。
\"我...不太记得了。\"
\"第一步,认同感受;第二步,重塑标准;第三步,提供证据。\"林锐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静,\"比如:'张妈妈,我完全理解您的考虑(认同)。不过在选择教育投资时,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每元钱带来的成长回报,而不是单纯的价格数字(重塑)。这是我们去年学员的成绩提升数据...(证据)'\"
施文默默记下这个结构。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今天的表现确实像是个毫无准备的业余选手。
\"对不起,林主管。我让您失望了。\"施文真诚地说。
林锐的表情软化了一些:\"施文,我不是在批评你这个人,我是在指出不专业的做法。这个行业里,家长愿意支付高价,不是因为他们钱多,而是因为他们相信你能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你表现得比他们还困惑,凭什么让他们信任你?\"
施文点点头,感到一阵羞愧。她想起自己大学时最尊敬的教授说过的话:\"专业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能为别人的不知道提供多少确定性。\"
\"我明白了。\"施文深吸一口气,\"我会重新学习咨询流程,特别是价格沟通部分。\"
林锐看了看手表:\"今天就这样吧。明天上午我有场咨询,你可以旁观学习。现在,去整理一下今天的客户资料,标注出每个家长的关注点和异议。\"
施文站起身,正准备离开,林锐又补充道:\"还有,从明天开始,咨询时请坐在家长对面。\"
走出办公室,施文的双腿有些发软。同事们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她红肿的眼睛,又迅速移开。她快步走向自己的工位,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资料。
屏幕上,今天三位家长的信息依次排列。施文回想着每位家长的反应,对照林锐指出的问题,渐渐看清了自己的不足。第一位李太太确实在闲聊中分散了注意力;第二位王先生几次试图将话题拉回课程效果;而第三位...那位赵先生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对价格的敏感,而她的应对简直是一场灾难。
正当施文沉浸在反思中时,林锐的助理走过来,放下一叠文件:\"林主管让你看看这些,说是明天的咨询背景资料。\"
施文道谢后翻开文件,发现是林锐之前成功咨询的案例记录。每个案例都详细记录了家长类型、关注点、提出的异议以及应对方式。在价格沟通部分,林锐用红笔做了大量批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对体系。
施文越看越心惊。这些文档显示出的专业深度与她今天业余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她想起刚才与林锐的争执,不禁感到一阵羞愧。她指责林锐\"高高在上\",但实际上,那可能只是一种她尚未理解的专业表现。
下班时间到了,办公室的人渐渐离开。施文决定留下来把这些资料看完。当她打开最后一个文件夹时,发现里面是一份学术论文的打印稿,题目是《专业距离在教育咨询中的信任建立作用》。作者署名是林锐。
施文惊讶地翻看着这篇发表在教育心理学期刊上的论文。文中通过实验数据证明,适当的专业距离(如座位安排、着装、语言等)能够显着提高家长对咨询师的信任度,尤其是在高价值教育产品的决策中。
论文的最后一页贴着便利贴,上面是林锐的字迹:\"施文,专业不是冷漠,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尊重。家长来找我们,不是要找朋友,而是找能指引他们的人。—L\"
施文盯着这行字,突然明白了今天林锐为何如此严厉。她一直以为自己在\"亲近家长\",实际上可能是在削弱他们的信任。教育咨询不是销售日用品,家长需要的是能指引他们做出重要教育决策的专家,而不是另一个和他们一样困惑的\"朋友\"。
窗外,夜幕已经降临。施文收拾好资料,关上电脑。明天,她会以全新的姿态坐在咨询室里——坐在家长的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