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接手
项元一番话毕,宋妙还没回答,后头的大饼已是忍不住出声道:“我们小娘子又要经营,又要出手艺,才只能分三成利,是不是有点太少了?”
项元见是个小儿,便转头对着宋妙道:“小娘子觉得三成少不少?”
宋妙闻言,只觉好笑,也懒得同他算来算去,道:“项爷抬举了,但我家自有产业,我也自有手艺,暂时没有出去外头开食肆的打算。”
项元道:“我知道你家自有产业,但那位置不是在巷子尾吗?如何好做生意?”
又道:“你也是摆过摊的,难道不晓得什么叫‘酒香也怕巷子深’?”
他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道:“我也是从小生意一路做起来,懂得做早摊子最为辛苦,天不亮就要起来,日夜颠倒,虽也能挣些钱,可到底一个姑娘家,难道真要把人都熬废了,身体熬垮了,再来想其他?”
又道:“等我那食肆开了,旁的你一样不用管,只用出手艺,前头食肆家当置办、人手筹备经营我都包了,另还会安排些厨房人手给你帮忙,不用你一个人管顾全部,要是亏了,都算我的,要是挣了,三七分成。”
“你怕食肆做不起来,白辛苦一场,也可以给你开月钱,五贯钱一个月怎么样?另还添有分利,其余细项,后头再谈!”
“因小娘子撞了我那不成器的孽障出来,我心里头感激得很,放心罢,不会叫你吃一点亏。”
自项元大张旗鼓进来,一应人都在看热闹,另有那些个学生,听说是来酬谢宋妙,个个先还乐呵呵的,正帮着高兴呢。
后来听着听着,到底不是生意场上的,又不知道怎么算,只晓得五百贯多。
有人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另也有人觉得好像又不错,正互相低声争论。
但里头却有见过世面的。
那吴公事皱着眉头,从后头走了过来,道:“后生,一码还一码——先把那三百贯酬谢给了,后头铺子不铺子的另说,不要混为一谈。”
项元扫过去一眼。
五十上下的老头子,一身寻常便袍,鞋子带着泥点,正拿帕子擦两只脏兮兮手,胡子上还沾着不知道什么黏乎乎的东西——他不知道这是宋妙做的红糖麻酱花卷实在馅料太多,“吴一口”吃得又急,此时听得不对劲赶忙上前,擦都没擦干净。
吴公事本就是水事官,时常上山下河的,少权无势,更无官威在身上,看着就像个走街串巷的寻常老头。
虽说不好以貌取人,项元还是很难高看他一眼,只道:“老先生说笑了,我倒是想,但这不是宋小娘子不肯收么?”
吴公事冷笑,道:“你抬着钱来,话里话外又把她架成这样,叫人怎么收??”
项元立刻道:“项某实在一片真心!”
他一边说,一边招呼手下一声,站起身来同宋妙拱了拱手,道:“宋小娘子,这一道开食肆的事情不着急今日给答复,项某粗人一个,性子直,有时候说话不中听,其实全是好心,你且把这钱收好,再想想,我们日后再聊!”
话一说完,却是朝着官驿里头众人打了个招呼,迈步就走。
宋妙上前要拦,但她只一个,这里六担钱,俨然六担烂摊子,也没办法一起带上去追,更不好拉拉扯扯,叫了几声,见不回头,索性由他去了。
吴公事正要拿话揭那项元假面皮,眼睁睁人跑了,又留了钱,气得够呛,骂道:“这奸鬼!”
又同宋妙道:“小娘子,你千万不要中了他的诡计——他本要给你三百贯,而今用五百贯作股,其实里头本就有六成是你的,你又出手艺,又出六成本金,竟还只给三成利,哪有这样说法!”
一时旁边那大饼算不清,因听得开食肆,又赔了不用管,其实很有些期待,不免问道:“这人说也出人力、找铺子,还给小娘子开月钱,要是再分多点利,比如五五对开,能不能行的?”
吴公事冷笑,道:“娃儿,我只问——他找铺子,他出人,这个铺子就是他的,小娘子在里头不过给他干活,五贯一个月的月钱听着不少,可三年加起来也就一百八,只是这三百贯钱的一半多,自己出钱给自己发,辛辛苦苦几年下来,食肆打出名声了,全给别人做嫁衣,又不是蠢!”
“若只是寻常厨子给主家干活,这待遇自然是好,可这厮眼说是来报恩答谢——世上有这么答谢的么??”
又切切嘱咐宋妙道:“小娘子如此手艺,光靠今日这两样花卷都能站稳脚跟,自己开个馒头铺,根本不用旁人!若非实在有难处,最好不要同这样人合伙,他生意做惯了的,你一个小娘子,实在惹不起!”
宋妙应道:“多谢公事提点,我本也不准备收那赏钱。”
众学生本就围着,听得吴公事一番分析,自然很快想清楚了其中谋算,早个个义愤填膺,此时又见宋妙说不打算收,更是立时吵嚷起来。
这个道:“走!咱们赶紧上门把这些个银钱还回去!别叫他白得名声!”
那个道:“我家中就是种田的,惯会挑担——宋娘子,你别慌,我给你挑了去还!”
而那吴公事看着面前三挑六担,又见官驿里那些个正盯着此处看,议论纷纷的路人,也有些嫌烦,再抬头,已是见不项元背影,却是忍不住道:“本就是宋小娘子给他找到了小孩,结果一样好处都落不到,没这个道理!”
宋妙摇头道:“他将来还要上京做买卖,又有不少相识故旧,到时候把今日事情一番宣扬,不知传成什么样子——说不得要议论我厚颜贪财,什么钱也敢拿。”
“若是三千贯、三万贯也就罢了,如今三百贯,还不至于叫我为其倒贴名声。”
一时立刻有学生道:“小娘子别怕,我嘴巴碎!等我回去,日夜在外头帮着你宣扬,叫京中人人都晓得他做人做事这样不地道!”
但也有觉得不合适的,忙道:“咱们这样送回去,他要是门都不开怎么办?总不能一直在门口守着吧?”
还有人道:“这会子去,天都要黑了,他来时候大张旗鼓,我们送回去时候,没几个人瞧见,总觉得吃了大亏!”
吴公事便道:“不如明日下了卯,趁着那会时辰还早,我换一身官服,带他们一道担了这钱上门去还——总不好把朝廷命官拒之门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