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榷场还有暗市

于是马铃薯的种植规模瞬间扩大,从最靠近楚州城的位置一路向大后方的腹地推进。

此时曹大人有些担忧,站在荒地上,曹大人问田荞:“夫人,你可有想过,若是您从西洋弄来的这些叫土豆的东西不能生长该如何?”

“即便这些土豆不能生长,但开垦翻新荒地这一步总没有浪费掉,而且我种的是芽,能不能成活很快就能看出来,要是大批量死亡,我们翻新换其他播种也依旧来得及。”田荞回复道。

“夫人所言极是。”曹大人道。

“而且如今我实施的是承包制,不管这地里种不种得出粮食来,干活的这些人的吃住我都负责的,曹大人不必担心。”田荞补充道。

其实田荞也不能百分百保证这马铃薯就能种成功。

但失败的后果是她承担得起的,所以她并不担心。

“夫人,您当真是心怀大义。”

曹大人心里是高兴的,田荞这一举措一下子解决了城内的很多问题:民生问题,粮食问题,流民问题。

这对一方长官来说,可以说是求之不得的。

而且田荞本身盛名在外,这事她担责,做好了,曹大人能分杯羹,做不好,责任也是他们靖边侯夫妇担着,于他而言可以说是百利无一害。

###

在田荞这边如火如荼地进行马铃薯种植的时候,田大湖这边也有了一定的进展。

他在榷场混得风生水起,因其能出售的一些“工艺品”十分特别,除了他别家不卖这些,所以很快就吸引了不少北辽商人前来购买。

而交流多了,也就有了一些新的线索。

榷场明面上的生意都在朝廷的掌控下。

但实际上,还有一个暗市存在于楚州的这个榷场里,走私商贩便是在暗市里将一些朝廷不允许的东西售卖给北辽,同时也从北辽商人手里买来那边不允许售卖的商品。

这事刚到榷场的官方商户是不会知道的,只有慢慢深入了解,取得了一定的信任之后才会慢慢摸索到其中的门道。

而田大湖从中得知,这榷场的暗市有一个实际掌权人,一名被大家称为“影主”的老者。

他制定了榷场暗市的所有规则,也帮助所有从事这种走私生意的商人提供庇护。

田大湖觉得这位影主可能会知道一些他老婆的线索。

因为明面上经营的人他已经查过了,并没有他老婆。

而且他老婆既然身份是假的,且为了隐匿行踪不被北辽人发现,所以她不太可能拿到朝廷给予的正规经营的凭证。

由此田大湖判断,如果他老婆在边境做贸易,多半只能是做非法的走私生意。

那么他们就很有必要去会一会这位“影主”了。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要怎么样才能见到影主呢?

影主既是做的见不得光的生意,那像田荞田大湖这样带有官方身份的人,自是不能通过正规渠道见到的。

想要走不寻常的路子,就得多费些心思了。

田大湖经由多方打听得知,这位影主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