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增添衙署(第2页)
“那你现在是不是也可以弹劾?”
都察院一名监察御史出列,拱手道:“蔚王殿下这完全是偷换概念。”
“张给事中说的和你说的是两码事,报刊若不加以控制,未来未必不会出现虚假信息,一旦失控,舆论满天飞,当如何是好?”
“遑论现在随着蔚王殿下的报刊发行之后,已有许多商人看到契机,纷纷准备入场。”
“微臣记得报刊上发表过这么一条信息,说朝廷即将下西洋。”
“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许多商人开始提升木材价格,提升丝绸瓷器等价格。”
“因为朝廷下西洋需要造船,造船需要木材。下西洋需要商品,瓷器丝绸等价格都出现波动。”
“这边是让民众提前知晓朝廷政策后,这些奸商们的反应,他们趁机取利,防不胜防。”
朱厚炜笑了一下,道:“你这话说的更加无理取闹。”“即便报刊不刊登朝廷下西洋之策,民间难道不知道吗?这件事并非什么秘密。”
“为何还要将这些事生拉硬扯到报纸上?这和报纸并没有任何瓜葛不是吗?”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陈玉第一个跳了出来,鼎力支持朱厚炜道:“蔚王言之有理,你们这简直在无理取闹!”
“这些借口哪一个能站住脚?莫非你们是看到报社发展,眼红报社之利,也想进来分一杯羹?等北平报社被罢黜后,你们再建设报社取而代之?”
“胡说八道!”礼科给事中怒道,“老夫从未有如此小人之心,倒是你这个小人会如此猜想!”
陈玉不甘示弱,道:“小人说谁?”
“小人说你!”
“啧啧啧,你自己都承认你是小人了!”
“你!”
这是陈玉惯用的手段,将朝堂的水给搅浑了,让大家陷入混战,这样才会有人出面帮助蔚王壮大声势。
不过朱厚炜显然不需要这些,他压了压手,道:“不必大吵大闹。”
“本王一直也在想,随着报刊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商人入场,那个时候各个报刊发表的内容则会真假难辨,误导公众。”
“本王也在想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就如地方朝廷都会出现贪官污吏,朝廷应对之策是两察制度。”
“那么是不是可以专门建一衙署,以行政手段控制报刊的发展,引导报刊的方向?”
礼科给事中当即道:“一则小小的报刊,还要朝廷专设衙署机构,耗费经费,增添人员,实为不妥!”
朱厚炜道:“课税司、市署等都是专门为商业所建设的衙门,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大明想要发展,摒弃传统的农业治国政策,就该要突破革新。”
礼科给事中还要再说,但杨廷和此时出列,拱手道:“启奏太子殿下,臣窃以为蔚王言之有理。”
“想要管控报刊有序发展,是该单独设一衙门,监督报刊之发表内容。”
这才是杨廷和要达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