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小苹果 作品

第541章 唯一的机会(第2页)

比如在绿色产业方面。

关于这个问题,黎卫彬并没有让陈昌浩继续思考,而是直接介绍道:“陈书记,绿色产业方面,我们目前是有完整的规划的。”

“目前绿色产业在松和,丰水以及槐林三地都已经全面铺开了,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研发(松和农贸集团)、销售(松和食品公司)以及市场评估和监督(丰水河农贸中心)的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细化生产流程,譬如推出丰水河农业这个品牌,建设现代化的辣椒、西红柿等家常农蔬产品种植基地,这些种植基地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交给其他的兄弟区县。”

“……”

会议室里。

随着黎卫彬的介绍不断深入。

陈昌浩脸上的表情也从一开始的平静,慢慢变成了眉头紧皱,而后更是满脸的沉思之色。

不得不说,即使是他这个淮阳市委书记也必须承认,黎卫彬说的这种模式如果真的操作顺利的话,成功的概率将会非常大。

而一旦真的达到了黎卫彬所说的那种效果,届时整个松丰槐周边的区县都将会迎来一个经济飞速增长的机会。

然而此时此刻,陈昌浩的头脑却十分清醒。

因为他已经意识到黎卫彬到底想干什么了。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松和市…恐怕随时都会有吞并丰水县和槐林县的可能。

从正治的角度上来讲,这种可能性很低。

但是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讲,成功的概率太大了。

一旦松和县依托旅游和农业这两个产业真的打造出了一个或者两个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链,那到时候丰水县跟槐林县就等于是上了贼船,想下船都难。

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

一旦真的做到了这个规模,那淮阳市等于是凭空多出了一个超级经济体,这对于提振整个淮阳市的经济发展而言无疑是好处极多。

“都说你黎卫彬胆子大,脑子灵活,我看不只是脑子大,你这是要捅破天了。”

“你知道这个方案一旦获得省里的批示的话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吗?”

放下手里的材料。

陈昌浩抬眼朝黎卫彬看过去,脸上满是唏嘘的表情。

其实直到这一刻,陈昌浩终于有些明白,为什么陈正清不惜一切都要把黎卫彬留在松和市了。

如此大胆的方案,除了黎卫彬应该不会有第二个松和市的领导敢提出来了,就算是提出来也很难做到,因为这种机会只有一次。

首先,黎卫彬在松和的成绩决定了他能够做到将整个松和市上上下下,从群众到干部都拧成一股绳。

其次,黎卫彬丰水人的身份,决定了他主导这个方案能够获得丰水县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如果没记错的话,槐林县的萧晏明跟黎卫彬应该是党校的同学,两人之间的关系算得上是相交莫逆,而且黄江市的副市长方纬诚还是黎卫彬的老领导,丰水县的老书记。

诸多因素加在一起才偶然形成了这么一次机会,再想创造这么一个机会,恐怕就不是人力能办到的。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