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夜来顾见春 作品

第16章 一生许诺半途厌,鸿鹄不越长生远

  “您是说……”苏决明惊道,“榕姨的离世,与她有关?”

  “与其说与她有关,不如说与谢家有关。”赵巧拙抬起手腕,抚在了颈边——多年前,那里曾挂着一个碧玉瓶。

  谢?苏决明心中一震,那不是皇姓?

  男人目光淡然,仿佛这些旧事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孝德皇后赵亦舒,乃是我的胞姐。我与她虽是一母同胞,却不甚亲近。长姐生着一副男儿心,自幼便被送去关外学艺。她文武双全,心比天高,当属女中豪杰,有时就连我也自愧不如。六王夺嫡之时,她追随谢允,最终助他得了天下。帝后相携坐上那皇位,也为赵家带来了无上的尊荣。”

  “原来赵皇后是这般性情……”世人皆道孝德皇后如何温婉端仪,如何长宠不衰。现在看来,倒是以讹传讹,不知所谓。

  “其中细节,我亦不知。只知道那时长姐从关外回来,女扮男装,与一众江湖人士结为异姓兄弟,其间便有叶守清,还有化名言允的谢允,两人得知长姐身份后,皆对长姐倾心不已。后来六王夺嫡,战乱起,江湖亦是血雨腥风。叶守清倾尽叶家全力,平定江湖乱局,而谢允则得长姐诸多助力,就连那一向与谢允不对付的钱老将军,也在长姐的游说下转而支持谢允上位。”

  钱老将军……这倒是听都未曾听说过——苏决明怔怔地思索着,想来是谢允近年来专横滥权,将那一众功臣贬的贬,杀的杀。

  父亲曾说,帝王心术,莫过于此。

  “世人只知她荣宠无双,我却以为,她入宫,是不忍看百姓失所,君臣离心。”

  赵巧拙神情飘渺,他对那长姐的记忆,皆是依靠酒肆闲谈,族人相传,还有榕儿的只言片语才得以拼凑出来。

  他们说,她长得极美……

  只是究竟有多美,他却不得而知。

  分明是他的胞姐,他却只见过寥寥数面。

  长姐胸怀大志,仁心齐天,一生为了心中理想而奔赴不歇。

  有时候他会以为,他二人是生错了身份,他志在游历山河,潇洒快活,她却志在家国兴荣,百姓存亡。

  家中长辈曾说,若她是男儿,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他亦是如此认为。

  实则长姐究竟为什么选择了谢允——

  恐怕只有曾经在金殿中携手而坐的那两人才知晓吧?

  “赵家功高震主,又是外戚。帝后再恩爱,也敌不过奸臣佞言。长姐心善,谢允激越,在治国之策上,两人屡屡发生争执。”

  虽是寥寥数语,苏决明却已经能想象到,女子身着华服,头戴凤冠,与那利欲熏心的九五至尊据理力争,却在那绝对的皇权与至尊之下低垂了头颅。

  苏决明仰头,疑惑地问道:“既然道不同,为何不就此分道扬镳呢?”

  那么明艳刚烈的女子,又怎么会甘心屈于人下?凭她的本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哪里不比皇宫自由?

  “呵呵……”赵巧拙笑了笑,遂叹了一口气,“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她踏入宫门的那一刻起,她的命就已经不属于她自己了……”

  ”原来如此。她是顾及赵家……“

  少年了悟,若非血浓于水,不忍割舍。那横绝四海,惊才艳艳的鸿鹄凰鸟,如何能安于这金丝编织的片隅天地?

  所以,帝后之间,必有一战。

  “长姐在关外长大,与关外百姓同心同德,其时大宛不甚安分,长姐身怀六甲,却自请讲和,谢允明面上放她出关,暗地里下达密令,执意要开战。那是帝后决裂的伊始。”

  “还有这等事?!”苏决明一惊,这段历史,他亦有涉猎——彼时只知西夷不敌永昭,惨败而归。

  却不知是如何“惨败”。

  “是如此。”看着他满脸地不敢置信,赵巧拙轻声说道,“谢允利用了她,否则,大宛人皆善战,如何半月就让永昭攻了下来。”

  “这一战,长姐怒火攻心,呕血小产。他们失去了第一个孩子。”

  “这之后,长姐生了一场重病,卧榻半载,险些病死。是榕儿呕心沥血,昼夜不眠,依先祖古方,制出了‘来去不息丹’。那是救命的药,也是害人的药。”

  “害人的药?!”

  ……..

  “你娘拼着毕生所学,将那赵皇后从鬼门关里救了回来。皇帝亲自召见你娘,问她想要什么赏赐。其时你爹娘正饱受诟病,苦于恶口。人们都以为,你娘会请旨赐婚。天子赐婚,饶是如何禁忌,世人总归要缄口。可是谁都没料到,你娘在金殿之上,竟让皇帝放赵皇后自由。”

  “我娘她……”赵青木眼眶一热,虽然与那女子素未谋面,可她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什么是“母女连心”。

  她知道,娘亲不在意名分,也不在意世俗的评判……她是与那深宫中的女子一见如故,真心实意地想为她搏个好归宿。

  为此,她不惜让皇帝难堪。

  “可是赵皇后并没有离开。君上食言了。”

  世间最为可悲之事,不过是听者入了迷,而故事已经成为了故事。

  结局早已知晓。

  “君无戏言,说出的话自然收不回。可是因为一句话而废后,尤其是那受人爱戴的赵皇后,想要她借此脱身,却是万万不可能。”

  莫三思摇头叹息。

  试问当今天下,有几人敢与永昭帝叫板?!

  他敢么?南宫孤舟敢么?

  可那一介女流之辈,却因为这惺惺相惜的情谊,挟恩逼皇帝就范。

  只可惜,她低估了皇帝的无耻,也高估了赵皇后的心气。

  “后来呢?”

  “赵皇后拒绝了你娘。她说,此生愿伴君左右,与君同生共死。”

  “饶是如此,赵皇后还要留在那深宫之中?!”赵青木对这位活在传闻中的皇后有些怀疑。

  “她不该是这般性子。”少女顿时不赞同。

  难道是后人口口相传,才有失偏颇?

  “哈哈哈……”莫三思怅然一笑,“你们赵家,能出如此人物,当真是祖荫福泽。”

  “什么?”赵青木蹙了蹙眉,她那活在传颂之中的“姑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于是她很快就明白了对方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