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5章 失踪人员调查

法医的检测结果很快传来:斑迹确认为猪的血迹,与刘勇收猪的检疫证明上的母猪信息完全吻合。车斗底部的纤维样本也有了结论,深蓝色的聚酯纤维与死者工装的成份虽然一致,但经纬密度差异明显,是养殖场常用的篷布纤维。“这篷布我用了三年,拉过附近五个村子的猪,”刘勇指着篷布上的破洞,“上周在李家庄被铁钩刮的,你们可以去对。”

轮胎花纹的比对是关键。技术人员将刘勇货车的轮胎印与案发现场的 44码鞋印进行三维建模,纹路的菱形格角度相差 3度,深度也不符合——收猪车的轮胎磨损程度更严重,胎面的橡胶已经硬化。“而且这货车的轮距是 1.5米,”杨林在电话里说,“案发现场的车辙印轮距 1.3米,明显是辆更小的车。”

刘勇的通话记录显示,7月 12日晚上 9点 47分,他曾与李家庄的老李通话,时长 2分 17秒。“聊的是母猪下崽的事,”老李在电话里作证,“他说凌晨 3点左右过来,结果我家母猪 1点就生了,他到的时候小猪都满地跑了。”通话基站的定位也显示,刘勇当时在李家庄范围内,距离案发的养殖场有 15公里。

最让王帅在意的是那根带血的钢管。“我车上的钢管是用来撬猪的,”刘勇从工具箱里拿出根一模一样的钢管,“但这根没有砸击痕迹,而且我从不带它下车。”技术人员在钢管上提取到的指纹只有刘勇的,铁锈成分也与案发现场的围栏不同,是更常见的建筑用钢。

当王帅把排除嫌疑的报告递给刘勇时,男人正把最后一头小猪赶上车。“我说了我没杀人,”他的橡胶手套在阳光下泛着油光,“不过上周三我确实跟陈建峰吵过架,他嫌我压价太狠,还踹了我车一脚,你们看这保险杠上的凹痕。”这处凹痕与陈建峰的供述完全吻合,也解释了围栏上为何会有相似的撞击痕迹——是陈建峰自己踹的。

收猪车的引擎发动时,排气管喷出的黑烟在阳光下散开。王帅站在养殖场门口,看着货车消失在尘土里,手里的笔录本上,刘勇的名字被划上了斜线。虽然排除了收猪车的嫌疑,但案发现场的 44码鞋印、带血的钢管、还有那根棕色的鞋带,仍像散落的拼图,在等待新的线索把它们串联起来。远处的猪圈里,猪的嚎叫声此起彼伏,像是在催促着下一次突破的到来。

信息中心的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低鸣,张辉盯着屏幕上滚动的失踪人员信息,眼睛干涩得像蒙了层砂纸。第 783条记录闪过,“男性,38岁,建筑工人,失踪于 7月

10日”的字眼在视网膜上留下残影,他抓起桌边的眼药水,往眼里挤了两滴,冰凉的液体顺着脸颊滑进衣领,激得脖颈一阵发麻。

“辉哥,这系统筛选条件能不能再精确点?”技术员小马把鼠标往桌上一摔,塑料外壳磕在键盘边缘,弹出的烟灰簌簌落在“猪圈浮尸”的案件编号上,“我要找‘30-40岁男性、机械性窒息特征’,结果出来一堆‘意外身亡’的,这算法是用脚写的吗?”他灌了口冰咖啡,瓶身上的水珠顺着指缝滴进键盘,“现在看每个名字都长一个样,陈建军、李建军、王建军……再看下去我就得去挂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