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饭 作品

第1361章 人道主义(三)(第2页)

也有不少人发现了这一点,在论坛上兴奋的找出《战争与和平》和《悲惨世界》的共同点。

苏均在搬运的时候也没有特地隐去这些细节,在他所虚构的小说世界里,这本就是一脉相承的。

论坛。

柯里安巴:啊?我《战争与和平》都没有看完,会不会影响我看《悲惨世界》啊。

最好的伙伴:柯莱都能看懂苏均的小说了吗?真厉害啊!

深林的狐:呵呵,苏均不少小说都可以当作柯莱识字的课本,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璃月小厨娘:不碍的不碍的,我问过苏均哥了,反正只要记住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法国国内混乱就行了。

兔兔伯爵:《悲惨世界》还是很惨的,每一次觉得冉·阿让过上了好日子但最后都因为各种意外破灭,明明他已经变成好人了。

一张送不出去的支票:呵呵,就是因为他变成好人了,在悲惨世界里好人就是会倒霉。

苏均:错了,因为那个社会还没变好。

……

正如苏均所言,冉·阿让一家似乎再度要过上好日子的时候,变故再度发生。

破产的德纳第流落巴黎贫民窟,成为犯罪团伙头目,他盯上了看似富有的“割风先生”(冉·阿让)。

在绑架行动中冉·阿让制服了匪徒。沙威突然出现逮捕了德纳第一伙,但德纳第逃脱。

冉·阿让只能趁乱带着珂赛特再次搬家,试图切断她和马吕斯的联系。

而在另一边,腐败到极致的法国社会爆发了一次最重要的起义,这是书中第二个重要的时间点——一八三二年巴黎起义。

至此,《悲惨世界》开始展露全貌,它从冉·阿让一个悲惨经历蔓延到整个社会,这是一个司法不公、贫富差距、童工剥削、女性压迫等等问题的社会,渴求变革的人们开始采取自己的手段。

共和派青年领袖拉马克将军之死引发了反对七月王朝的民众起义,新领袖领导学生在圣德尼街构筑了“街垒”,共和派的马吕斯加入起义,决心赴死。

而在这时,一直坚持按照律法逮捕冉·阿让的沙威作为王朝密探潜入街垒但被起义者们抓捕。

内心的挣扎是否保护珂赛特内心纯真爱情的冉·阿让最终决定来到街垒寻找马吕斯。

多年追逃生涯却在这时相遇,共和派的新领袖将处决沙威的权利交给了冉·阿让,一时之间形势逆转。

但正如当年米里哀主教的宽恕一样,冉·阿让最后选择放走了沙威,还告诉他自己的地址。

也正因为如此,书中的另一个转折与思考来了。

冉·阿让的宽恕彻底颠覆了沙威的世界观。他毕生信仰的法律铁则——罪犯必须受罚,被冉·阿让超越法律的仁慈宽恕击得粉碎。

他无法理解,更无法调和内心的冲突,最终,在塞纳河边,信念崩塌的沙威投河自尽。

看到这一幕,莱欧斯利,这位监狱长已经不知道沉默多少次了。

道德会超越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