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作品

第654章 魔君七散手,三修向北走(第2页)

  他记得很清楚,上一次查看面板的时候才一百五十点。

  一晃,就不知不觉累积到了三百多。

  惊喜之余,更多的是安全感。

  以后若是遇上高阶的丹方,功法乃至法术,在自己钻研不透的情况下,这些成就点都是他可以强行入门的万能钥匙。

  甚至,一些残缺的功法,都有机会通过成就点推衍补全。

  譬如《天凰涅槃经》!

  这门号称直通大乘期的绝世功法,罗尘到手的只有金丹篇。

  即便是金丹篇,也博大精深,神妙非凡。

  转换灵根属性,提纯法力,乃至对火焰的操控力也大大增加等等。

  就目前而言,金丹篇是绝对够用,甚至在罗尘看来,以此经文的神妙,连他元婴期的修行都绰绰有余。

  但罗尘终究没有抵达那个境界,不清楚元婴期的修行有何不同。

  所以,残缺的《天凰涅槃经》就成了罗尘未来修行上的一块心病。

  他本想将此功法修行到大圆满,看看系统会不会自动推衍补全,就如当初的《乙木药王经》圆满后自动补全为《不老长青经》一样。

  然而,此功法的熟练度提升太慢了,数十年过去也才完美层次,尚未抵达宗师级。

  并且,这仅仅只是一個备案。

  《天凰涅槃经》的品级太高,万一系统不能自动推衍后续,那他就要考虑是否要用海量成就点去强行补全了。

  至于元婴期后转修功法?

  这一点,罗尘有所考虑过,但最后还是搁浅了此方案。

  修士频繁转换主修功法,对灵根的伤害是极大的,最好是从一而终。

  所谓灵根,渺渺不可寻,却又着着实实隐藏在修士身体中。

  具体的来说,它不是某种确切的事物,而是修士对某种天地灵气的亲合度。

  为什么灵根越少者,修行速度越快?

  原因就在于,数量越少的灵根,对相应属性的天地灵气亲合度就越高。

  而灵根越多,就会分摊且影响对单一属性灵气的亲合度,导致吸收效率大大下降。

  修士常年修行某系功法,他的身体和灵根就会和对应属性的灵气越加契合。

  而一旦转修功法,这种契合状态就会被打破,反伤己身。

  若是同类同属性的功法,伤害会降低,但终究是有影响的。毕竟自家身体在数十上百年的修行中,已经习惯了那种经脉运转路线。

  罗尘身具五灵根,五系之间转修看似皆有可能。

  可境界越高,他越不敢轻易转修。

  毕竟,他的五灵根对天地灵气的亲合度都不算太高。

  除非,他能成就当初某个疯子想法中的“元胎道体”!

  那种神话传说中的体质,莫说转修功法了,即便身处虚空乱流之地,都能汲取天地元气修行,委实令人向往。

  摇了摇头,罗尘的情绪从之前的狂喜,已经渐渐冷却下来。

  “如今万事已备,也该动身了。”

  “那两位怕是早就等急了吧!”

  罗尘轻笑一声,浑身上下那躁动的力量感,让他此刻大有睥睨一切的自信。

  丁一?摩云洞主?

  呵!

  ……

  半个月后,雾蒙蒙的澎湖之畔。

  两道身影立于岸边,静静等待着什么。

  忽有清风徐来。

  一红袍道人背负剑匣,脚踏蛟蟒脊背,跨湖而来。

  及至湖畔边,道人纵身一跃,手拎着一个灵兽袋对着巨大的蛟蟒招了招手。

  “进来!”

  黑王不情不愿的嘟哝了一声,缩小体型飞了进去。

  将灵兽袋挎在腰间,罗尘执礼面对二人。

  “丁道友,洞主,让你们久等了。”

  确实久等了!

  沉沦海天象已诞生一年有余,该去的人早就去了,他们三个筹谋多年,却迟迟无法动身,这一切全拜罗尘所赐。

  之前丁一早就满腹怨言,甚至不惜撕破脸皮欲要强闯澎湖。

  然而,此时真正见到罗尘,丁一仅仅只是冷哼一声,没再多说什么。

  打量罗尘的眼神,满是忌惮之意。

  当初那匆匆一瞬带来的恐怖气息,是做不得假的。

  此刻仔细打量,却似乎没有任何异样,就连罗尘的境界好像也没突破到金丹后期。

  所以,当初那恐怖气息,到底是什么呢?

  某式杀招?亦或者,是澎湖大阵造成的?总不能是故意恐吓自己吧!

  “咦,魔君你的脸?”

  摩云洞主同样也在打量罗尘,匆匆扫过之后没什么感觉,却又觉得忽略了什么。

  等再度细看之时,这才发现对方脸庞上的赤红肌肤消失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洁白如玉,好似婴儿凝脂。

  丁一也倏而醒悟,他只顾着相信自己的感知神识,却忽略了双眼所看到的东西。

  青阳魔君的脸!

  肤如凝脂,面若冠玉,漆黑双眼幽深仿佛冷潭深渊一般,可以倒映出人心深处的腌臜。

  尤其,在大红道袍的衬托下,那肤色越加显眼刺目。

  湖畔前,晨雾弥漫,道人仙气飘飘,犹若谪仙。

  罗尘洒然一笑,摆了摆手。

  “不过些许肤色变化而已,我辈中人,何必看重容貌。走吧,罗某也是迫不及待了!”

  说完,他越过二人,向北而去。

  丁一和摩云洞主面面相觑,望着罗尘那似乎连身形也拔高了几分的背影,意识到对方身上必然有着某种不可知的变化。

  但出发在即,也顾不得猜测了,连忙跟上了他的脚步。

  当他们离去两个时辰后。

  天色微亮,旭日初升。

  暖洋洋的光华洒在澄澈湖面上,映衬得八百里澎湖美不胜收,当早起修士划船而过,泛起片片涟漪时,更显仙家之地的恬淡宁静。

  没有人意识到曾经笼罩八百里澎湖的澜云密雾,于今日消散无踪。

  也无人发现,澎湖之主青阳子悄然离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