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急转直下(第2页)
要说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当初是子庚率军征讨吴国,导致楚国都城陷落。尽管都城与其它区域陷落的速度太快,晋军从东向西行军是一个事实,没有成功拦截晋军的子庚非但没有背锅,反而成了楚国之君,无疑是最奇怪的事情了。
由于楼令的判断一直正确,很愿意让其他卿大夫相信。
“可是……”中行吴提出应该担心的事情:“便是楚军北上的可能性不大,仅仅有那样的可能,势必牵制我们更多的兵力。”
按照原定计划,晋国展开对列国的横扫之战,一样会在楚地留有驻军,只是驻军的数量被减少到一万。一旦遭遇楚军北上,迁徙到楚地的各个家族再发布征召,与驻军一块应对北上的楚军。
而楚军若是真的北上收复失地,他们肯定想要攻克“郢”的吧?
迁徙到楚地的各个家族,估算能够征召出三万左右的部队,配合一万驻军顶住楚军,依靠“郢”作为依托,坚持至少半年不会存在问题。
半年的时间,足够晋国高层做出反应,哪怕怎么挤,怎么也能挤出一两万部队对“郢”实施救援。
有一两万援军,必定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而拖越久,不止会消耗楚军的士气,也会增加他们的危险,攻打一年未能夺回“郢”的楚军就该重新撤回大江以南。
另外别忘记一件事情,楼令坚持打造水军,使得晋国有了一支拥有两千七百舟船的水军。有这一支水军的存在,可不再是楚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邯郸旃很担忧增加楚地驻军之下,自己的家族被分配去充当驻军,说道:“魏氏已经迁徙大半,他们并不弱小。仅是魏氏一家,必要时能够征召出两万以上的大军。”
中行吴则是说道:“事情有变,计划是不是暂缓呢?”
固然有一些私心,可是大体上认认真真做事却老是会遭到掣肘,讲实话就是楼令早就习惯了。
“你们认为呢?”楼令问道。
没有卿大夫马上发表意见。
其实,楼令制定那些计划除了想增加功绩含金量之外,一样是在减少其他卿位家族的敌意。
他们眼睛又不瞎,看不见楼氏离列国较远。
要是楼令专注于发展楼氏,以为其他几个卿位家族会眼睁睁看着吗?
纯粹就是楼令比较识相,愿意花费精力进行计划,所布置的计划又可以让其他卿位家族获利,互相之间完成了默契的交换。
现在出了意外,有卿大夫想要退缩,可就不是楼令的错了。
“要不……,再等等?”士匄打破了沉默。
中行吴斟酌着说道:“方才中军将讲了大江以南的事情,吴认可楚人短期内不会北上的判断。”
“拖下去,拖到楚人消灭南方各部落,到时候阻力会更大。”郤杨是真的那么觉得。
他们哪里不知道范氏想再等一等是因为什么。不就是范氏被鲜虞牵制了太多的力量嘛。
晋国讲究的就是谁出多少力,事后分配吃下多大的肉。
范氏很难拿出更多的力量参与横扫列国,到时候怎么跟其他家族争?之前是只能眼睁睁看着,有了理由可就给士匄绝佳的机会了。
众人又看向楼令,很希望他像往常那样,拿出身为晋国中军将该有的气魄。
楼令被注视了有一会,突然间笑了几声,再说道:“打,为什么不打。”
能够横扫干净,那就横扫干净。
如果未能竟全功,也是他们努力过了。
真要是列国已经察觉到晋国的计划,结果晋国迟迟不将计划实施下去,一样是在给他们做更多准备的时间,可别搞到最后一个庞大联盟出现,又成为两个阵营没完没了地征战和撕扯。
楼令表态。
其他卿大夫互相对视之后,神态放松了下来。
没有达成目标的士匄也跟着一块变得轻松起来。
在后面,他们绕开晋君周发布了一系列的行政指令,包括决定先取代周王室再发动对列国之战这一项。
当年的冬季,晋君周直至被带到“洛邑”完成禅让仪式,脑子还是晕懵的状态。
也是在那一个冬季,晋国派出天使通知列国周王子禅让的事情,并且要求列国君臣到“洛邑”进行朝拜。
早预料到会发生什么事情的列国君臣,他们对于事情发生得那么突然,讲事实就是什么情绪都有。
小国的君臣没得选择,面对新王朝的天使,只有回复会去“洛邑”朝拜新天子的份。
自认为有点实力的一国君臣,他们想得是能拖就拖,等大多数国家做出表态再尾随。
很碰巧,多数认为有实力的一国君臣都是那般的想法,没有第一时间给予新王朝的天使正式答复。
一直到来年的春播结束,晋国君臣在“洛邑”昭示天下,周室之君自认无力继续统领天下,禅让给晋室之君乃承天应命的举动,新天子仍然是姬姓在位,列国之君拒绝朝拜便是逆天而行,当伐!
新一波的天使出“洛邑”前往列国都城。
晋国各个一家之主先是得到中军将的命令,随后向治下各处发布征召命令,一支支队伍汇聚成为大军,一部分向“洛邑”开拔而来,更多则是前往指定的位置。
怎么是由楼令来发布命令?简单就是晋君周有通天大道不走,偏偏选择了小径,导致权力真的被完全架空了。
没有实力却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待遇就是那种样子。
临近春季下旬的时候,一场誓师大会在“洛邑”城外举行,新天子并未出现在现场,由一众卿大夫来完成誓师大会,随即卿大夫又分别领兵开拔。
“翁人,寡人会薨逝吗?”晋君周短短数个月之内,不见了曾经的意气风发,人也变得很消瘦。
如果是执行原定的计划,应该由晋君周亲自率军征讨宋国,真正攻打宋国则是由楼令来指挥。
那不是计划有变吗?率军征讨宋国的主将变成郤至,他已经带上大军出发,会得到楼令在楚地打造的攻城器械,用在各处攻城拔寨的战场。
“天子怎么会随便薨逝呢?”楼令说完叹息了一声,很惆怅地说道:“事情本不该这样子的。”
变成了天子的晋周又问道:“翁人不领兵出征吗?”
楼令摇头说道:“臣担心陛下的安全,再来是需要防备楚人北上,会留在‘洛邑’镇守。”
天子周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翁人什么时候会成为周公一般的人物?”
这话问得很有水平。
压根就是周成王年幼,搞得周公旦需要做摄政王。
天子周那样说话,摆明就是知道自己不会有太美妙的下场,问什么时候会被处理掉。
楼令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低落,回避了正面回答,转而说道:“我们本来可以作为后世君臣的典范,君上为什么不再忍一忍,非要在关键时刻做那样的事情啊。”
“寡人只是做了没有实权的一国之君,他们必然会做的事情。”天子周讲得很实在。
天子周突然间笑了,笑得比较开朗,说道:“寡人做得最为正确的事情便是娶了翁人之女,否则国祚怕是不保。”
一帮卿大夫连请示都没有,急匆匆地操办了禅让仪式,后面干脆将天子软禁在宫城。这些事情干得出来,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事呢?
要说事先有什么让晋君周没有料到,只剩下卿大夫的反击那么果断了。
按照晋君周的想法,临近大事做那些事情,但凡卿大夫忍了下来,往后就可以更加得寸进尺,慢慢将权力收回到手。
其实……,那也是楼令长久的忍让给了晋君周信心,使之笃定顶多就是君臣之间闹一阵子的别扭。
楼令也在笑,只是笑得比较勉强,说道:“陛下可以及时行乐。”
这不是在威胁,也不是劝告。
闹到现在的地步,楼令愿意心软放一马,有得是卿大夫让天子周死得悄无声息。
“寡人若是毫无作为,便是成为天子,寡人与继任之君亦如历代天子待遇。取不取代周室,有何区别?”天子周说道。
天子周也不等楼令说什么,洒脱地说道:“寡人努力过,并不后悔。”
楼令点了点头,说道:“臣活着的时候,不会坐视彪儿遭受欺凌。”
怎么有点以后不会再见面的样子?
倒也不是不会再见面,只是很难再聊点知心的话题了。
无论横扫列国的军事行动结果怎么样,晋室取代周室已经成为一个事实。
征战不知道会进行多久,权力全在卿大夫手中,天子周也会一直被软禁在宫城。
举行朝会的时候,但凡天子周为自己的儿子着想就不该乱说话。
“寡人一直在想,若是在那次风寒死去,也许会很好。”天子周等楼令走到门边,大声说道。
天子周在说是七年前的事情,生病之后尽管被楼氏的医匠诊治,还是痛苦了将近一个月。
病重到那种程度,要不是有楼氏的医匠,挺过去的概率几乎没有。
楼令脚步稍微一顿,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回头,重新迈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