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章 母子疑案
果然如同猜测的一样,刘恒的代王后是吕氏女。
那这样一切就都能说的通了。
母子五人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相继离世,这本来就十分的不正常。
就算感染瘟疫,也不至于仅仅只传染他们娘几个。
而代王后的吕氏女身份就能证明他们的死因了。
毕竟当时刚刚平定诸吕之乱。
刘恒要是堂而皇之的带着吕氏女和她的子嗣入城登基,那就是在打大汉的脸。
到那时候刘恒的皇位还能不能坐上都是个问题。
别忘了齐王刘襄可还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呢。
出于对皇位的渴望,让他们娘几个离奇去世就是刘恒最好的选择。
不然的话,刘启也不可能从刘恒的第五子一跃成为嫡长子。
毕竟那时候的窦太后还只是刘恒身边一个普通的姬妾。
虽然十分受宠,但还是受到身份的限制。
李世民深吸了口气点点头:“朕明白了。”
任小天则是微微的摇了摇头。
刘恒不愧是天生的政治机器。
哪怕代王后是吕雉强行塞给他的,他可以毫无顾忌的杀死。
但他几个儿子毕竟是他一手养大的,他居然也能没有任何犹豫的灭口。
足见刘恒该狠辣的时候也是十分的狠辣。
或许可以说他私德不行,但绝对不能说他不适合做皇帝。
明君昏君和私德好坏并不能直接画上等号。
就比如说武则天也间接的害死了两个亲子,也不能就此说武则天不是个好皇帝。
“哦?你居然不来指责朕?”
李世民的反应倒是让刘恒有些讶然。
不等李世民回话,李元吉就撇撇嘴说道:“他李世民哪里有这个资格指责你?
你杀的是自己的亲子,他杀的可是亲生兄弟。
更别说他还灭了兄弟满门。”
李世民嘴唇哆嗦了几下。
李元吉这话让他无法反驳。
毕竟历史上那个他的确是这么干的。
不过这话倒是让刘恒有些心虚。
原因无他,因为他也这么干过。
汉惠帝刘盈的几个儿子都是他让人杀的。
换句话说,李世民干的事他也没有落下。
没办法,汉惠帝刘盈到底是名正言顺的大汉皇帝。
他的儿子活在世上始终对刘恒的皇位是个威胁。
刘邦面色复杂的沉吟了一会后摆摆手:“罢了,这也怨不得你。
只要你能做个对百姓好、对大汉好的皇帝,我就不责怪你了。”
刘恒躬身道:“多谢父皇。”
李世民这么问也只是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而已,并非对刘恒的私德有所抨击。
毕竟他之前就已经有了猜测,如今不过是验证一下而已。
这些事情也不妨碍他对刘恒的尊崇。
至于其他的皇帝,他们对刘恒的做法也能理解。
任小天见这个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异议,于是继续说道:“周勃复任丞相仅仅十个月后就出了变故。
刘恒坐稳皇位之后开始向功臣们下手了。
不过他的下手倒不是说杀了他们。
这些功臣有许多都是开国时期的列侯,按照规矩他们应该回到自己的封地才是。但是他们不愿远离长安这个权利中枢,于是都赖着不走。
尽管刘恒对他们说长安粮草无法支撑他们的用度,他们仍旧不愿离开。
最后刘恒没有办法,只能找到周勃,希望他能做个表率。
周勃内心其实也是不愿走的,但胳膊拧不过大腿。
刘恒已经撤了他的右丞相之位,他只能回到封地享受列侯待遇去了。
其他人见连周勃这个功臣之首都走了,他们也没有理由再留下。
于是只能不情不愿的离开了长安,各自返回了封地。
至此,刘恒的中央集权计划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些事情虽然在刘恒那边还没有发生,但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所以听任小天说到这些,他并没有感觉有什么意外。
岂料任小天下一句话就让刘恒深深蹙眉:“汉文帝三年,原本一切顺利的大汉突生变故。”
他不禁开口问道:“什么变故?”
任小天不答反问道:“还记得你之前分封的诸侯王们吗?”
“朕自然是记得的。”
其实从刘邦开始就已经有了刘姓封王的传统。
到了刘恒这儿,因为拥立有功,他又分封了不少刘姓诸侯王。
比如封刘恒异母兄刘友之子刘遂为赵王、原琅邪王刘泽为燕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等等。
其中刘章和刘兴居的封地都是从刘襄的齐国地盘划出去的。
刘恒这么做也是为了削弱刘襄的实力。
任小天解释道:“汉文帝三年匈奴大举南侵,太尉灌婴奉命讨伐匈奴。
而你为了支援灌婴,选择屯兵太原。
这个时候济北王刘兴居瞅准时机兴兵叛乱。
他也掀起了西汉刘姓诸侯王叛乱的序章。”
刘恒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刘兴居?”
刘兴居是刘肥三子、刘襄和刘章的弟弟。
诸吕之乱时他也曾出过力,刘恒才因此封他为济北王。
任小天点点头:“刘兴居本来就因为长兄刘襄没有当上皇帝而愤愤不平。
偏偏刘襄和刘章二人都在你继位后先后离世。
这让他感觉随时都会大祸临头。
于是就选择在匈奴入侵的节骨眼上造反。
因为他也知道若是平时,他造反无异于送死。
但匈奴入侵,你的精力都在匈奴身上,或许会因此松懈了其他地方的防卫。”
“结果呢?”
刘恒并没有问那么多,只是问了一句结果如何。
任小天轻笑一声:“刘兴居还是低估了大汉的底蕴。
你那边根本就没有动用防卫匈奴的军队。
仅仅是开国元勋柴武一人带兵就把刘兴居打的大败。
刘兴居兵败自杀,身死国除。
跟随他一起叛乱的人倒是都得以赦免。”
刘恒缓缓的点了点头。
“不过刘兴居的造反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三年之后你的兄弟刘长也选择拉起叛旗准备造反。
可是计划泄露,还没行动就被你提前察觉。
你将刘长召入京中斥责一番,将他贬去蜀郡反省。
刘长半路上绝食而死。”
刘恒面沉似水:“刘长?朕待他如亲生手足,他缘何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