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青衣 作品

第19章 鬼得钱然后去也

佛家经文里,信众最为推崇的,莫过于《金刚经》。不管是僧人还是信众,在他们的认知里,只要每日诚心诵读《金刚经》,就能消减罪孽,且得到来世的福报。

或许为了抢夺信众,什么因为诵读了《金刚经》,遇难不死,遇水不沉的故事更是举不胜数。

乾元初年,上位者为保住自己的屁股,不得不借兵平乱,并约定事成之后,为客军让出长安三日。

虽然前头长安城被肆掠了一遭,可它毕竟还是国际性的大都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得到李唐的的承诺之后,客军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三下五除二就协助皇室把乱给平了。

虽说在平乱的过程中,客军发现皇家现在是个空架子,中看不中用,但人心却都还向着李唐。于是,乱平了之后,客军每天在长安城外耀武扬威,要求皇家兑现承诺。

看着外头气势汹汹的客军,当初怂恿借兵的权贵们顿时脚都软了,一番游说之后,领着家眷收着细软,簇拥着皇室从南门偷偷溜了,美其名曰“南迁”。

但底下的老百姓,哪知道平乱还有这些弯弯拐拐呢,都以为能重新过上安稳日子了。结果,客军一进城,就遭了罪了。

所以,后来,黄菊花领着大军杀进长安城时,权贵们喊得再凶,百姓们也弃了城。

话说去南边的路上,有个叫刘鸿渐的年轻人,是御史大夫刘展的侄儿。因为受了惊吓,掉了队,闷着头追赶大部队的路上,让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和尚给拦下了。

“年轻人,你修持过《金刚经》没有?”

“大师,俺不曾修持过。” 因为玄奘大师的缘故,对僧人们,大伙儿都还挺尊敬。虽然疑惑这个和尚为什么会拦下自己,但刘鸿渐还是老老实实回了和尚的话。

“贫僧见你骨骼清奇,与佛有缘。要是你能每日诵读《金刚经》,日后纵然有灾,借着经书的法力,也可得到福报。尔,能持否?”

回想着自己在京城看到的,和这一路南下途中遇到的事,刘鸿渐心中一动,点了点头,“能持。”

见刘鸿渐答应得爽快,和尚也露出了笑容。“既然如此,那就择日不如撞日,贫僧这就将《金刚经》传授于你。”

想着这一时半会儿也撵不上大部队了,刘鸿渐也就索性停了下来,听那和尚的讲授。

等到看着刘鸿渐能背下全部经文以后,和尚更是笑开了花。反复叮嘱刘鸿渐要记得每天诵读一次。

见和尚说的慎重,刘鸿渐也就用了心。和尚领着童子离开之后,刘鸿渐每天都老老实实的诵经不止,不敢有丝毫懈怠。

转眼间就到了上元年。这时,刘鸿渐已经在寿春住下了,从长安城出来后就再也没回过长安。

某天,大清早的,刘鸿渐就出了门准备访友。刚走出家门没多久,就让两个穿着黑衣服的小吏给拦下了。“你可是刘鸿渐?”

“在下正是。”虽然有些不忿于对方的语气,但刘鸿渐还是有些见识。毕竟,阎王好过,小龟难缠。

见刘鸿渐答应了。其中一个小吏就从怀里掏出了张纸,冲着刘鸿渐晃了晃,“太尉有令,让你去一趟。快点,跟我们走吧。”

“太尉?哪个太尉?没听说有太尉来寿春啊。”听着小吏的话,刘鸿渐露出了一丝疑惑。

“你管是哪个太尉,让你去,你就赶紧去。”见刘鸿渐质疑,两个小吏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我又不认识太尉,凭什么你们说是就是。莫不成,你们是假借太尉的名义要谋害某不成?赶紧让开,不然,某就要报官了。”

说着,刘鸿渐就准备绕开两人,走自己的路。

听见刘鸿渐的话,两个小吏嘻嘻一笑,“你还不听招呼啊?”然后就上前拽住了刘鸿渐。

“刘鸿渐,有句话你听说过没?牵起不走,赶起到行。哥两个还以为你是读书人,明事理,哪晓得也是草包一个!”

推推搡搡中,刘鸿渐见自己始终挣脱不了两个小吏的束缚,路上也没见有行人过路,几番挣扎之后,“莫拖了莫拖了,我去还不成嘛?”

听到刘鸿渐的话,两个小吏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但仍然没有放开刘鸿渐。

“两位官爷。既然是太尉召见,还是容我回家换身衣服吧,你们看,我身上这衣服,被你们扯成了什么样子?真是不当人子!”

“去就成了,误了时间,我们两个可担当不起。走走走,等下到路上给你找件衣服。”

眼见两个小吏不答应,刘鸿渐也是没了办法。虽说自己六艺没抛下,但比起这两个小吏来,光气力,就输上了许多。也只好任着两个小吏拖着自己往前走。

然而,让刘鸿渐有些奇怪的是,两个小吏并没有拖着他往寿春的府衙走,而是出了城,一直往北走。

刘鸿渐心道,这不是太尉召见吗?那这太尉在哪?于是,便忍不住问拽着自己的两个小吏。但两个小吏都不搭理他。

走了一会儿之后,三人就到了淮河边上,看着两个小吏的架势,是准备过河,但是三人停脚的地方,却没有渡口。

正待刘鸿渐准备发问的时候,两个小吏将他的身子一夹,直直地朝着河面走去,刘鸿渐不由地呀地一声惊叫起来,脸色也变得发白。心里直道“我命休矣。”

然而,让刘鸿渐意外的是,在两个小吏的夹持下,三人就哗的一下就过了河,然后稳稳地落到了河对面的一个村子边。

这时,先前从怀里掏出纸的那个小吏说话了,“你将他看好,我去将他寻件衣裳来。”说完之后就径直进了村子。

过了一会儿之后,那个小吏就从村子里出来了,手里拎着件大麻衫子和一根腰带,让刘鸿渐换上。

见两个小吏要自己就这么衣服,顿时,刘鸿渐就扭扭捏捏起来。那个从村子里找来衣服的小吏骂道,“一个大男人的,有什么害臊的?哪里来那么多穷讲究!”

无奈之下,刘鸿渐只好当着两个小吏的面换了衣服。瞅着刘鸿渐穿着大麻衫子捆着腰带的样子,两个小吏都笑了,“虽然有些不太合身,但看起来终于是个酸秀才了。”

换好衣服之后,两个小吏又夹着刘鸿渐继续往北走。这时候,脚下的路,比过河之前可难走多了,没走上一会儿,刘鸿渐就叫起苦来,求着两位小吏能不能休息一会儿再走。

可两个小吏根本就不理他,一味催着他赶紧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