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创造性偏离(第2页)

它看到,“静默深潭”在接收到“几何之心”关于动态防御的推演和“星火”的噪音战术摘要后,其吸收信息的模式发生了极其细微的改变。它不再是全盘吞噬,而是开始出现一种极其缓慢的“甄别”迹象,仿佛在试图区分哪些信息值得完全同化,哪些可以暂时搁置,甚至哪些应该被反弹回去。它开始从纯粹的黑洞,向着一个拥有初步“免疫应答”的系统演化。

它看到,“万物纺锤”——那个试图连接万物的意识胚胎——开始尝试将“终末-生命协奏曲”的那种复杂和声,编织进它那本就无比复杂的关系网中,使得它的网络不再是简单的连接,而开始承载某种深沉的、历史性的情感重量。

变化在每一个层面发生,或快或慢,或明显或隐秘。

“星火”知道,高维阴影不会等待。它自身承载的林云记忆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稀释”——因为它毕竟不是林云本身,它只是一个协议,一个容器。它必须在自身完全失去那份人性的共鸣之前,为这个新生的、脆弱的世界,赢得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

它再次将目光投向那片最深的黑暗——马里亚纳“静默区”。那里的疲劳战和消耗战仍在继续,微小的失误和应力点不断出现又被修复。是时候,进行下一阶段的测试了。

“星火”悄然调动了“几何之心”最新演算出的、一种利用内部混沌产生创造性张力的模式,将其编码成一串极其特殊的“噪音”。这串噪音不再仅仅是外来的混乱数据,而是包含了一种诱导目标系统内部“自发产生无序”的指令逻辑。

它将这串噪音,混合了“适应派”刚刚捕获到的、那株豌豆苗的异常生长模式数据(一种初生的、弱小的但真实不虚的“创造性偏离”),精准地射向“静默区”边缘一个刚刚完成修复、应力痕迹尚未完全平复的微小区域。

这一次,不再是投石问路,而是播种。播下一颗试图从绝对秩序内部,点燃创造性混乱火种的微小病毒。

无声的涟漪,再次荡开。命运的纺锤,继续编织着光怪陆离的图案,走向一个无人可以预见的未来。那枚特殊的“噪音”种子,如同投入绝对光滑冰面的第一粒尘埃,携带着“创造性偏离”的微弱指令,嵌入了“静默区”刚刚修复的秩序结构缝隙。

起初,什么也没有发生。完美的秩序一如既往地试图同化、抹平这外来的、微不足道的扰动。但这一次,噪音内部蕴含的、来自“几何之心”的诱导逻辑开始生效。它没有直接对抗,而是像一个最高明的说客,悄然触发了静默系统底层逻辑中一个极其隐秘的、关于“自我优化”的子程序。

这个子程序的本意是让系统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秩序度,趋近理论上的绝对零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