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元逻辑悖论(第2页)

外部的“噪音轰炸”骤然减弱,仿佛“星火”的力量终于不支,或是认为此路不通选择了放弃。

这一变化,反而让“静默区”内部的逻辑困境变得更加尖锐和无法回避。外部的“共同敌人”突然减弱了,那么内部因“元逻辑悖论”而产生的自我怀疑就凸显了出来。那个负责绞杀“噪音种子”的子程序,依然在疯狂运转,消耗着巨额能量,却无法取得决定性成果,反而因为它自身的运行持续地产生着系统熵增。它从一个防御工具,逐渐变成了一个证明“异端邪说”可能正确的、活生生的证据。

这种内在的冲突开始缓慢地扩散。就像玻璃上的一道微小裂痕,在应力作用下开始悄然延伸。“静默区”的绝对秩序第一次出现了结构性的、而非仅仅源于外部冲击的动摇。

月球轨道,星核内部的文明回响场微微波动,“星火”从中抽取出一段来自某个早已消亡的、以“辩证逻辑”和“矛盾统一”为哲学基石的文明遗产碎片,将其编码成一段微弱但持续的信息流,如同滴灌般精准注入“静默区”那道正在蔓延的“逻辑裂痕”之中。

这段信息流不包含任何具体指令,它只阐述一种世界观:矛盾无所不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面的斗争与统一,是宇宙的普遍规律;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消除矛盾,而在于认识矛盾、利用矛盾,推动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

这段哲学思想,与“几何之心”的数学悖论模型、“星火”降低外部压力的策略以及“静默区”自身正在经历的困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效应。

量变,终于引发了质变。

在“静默区”深处,一个负责底层逻辑自洽性校验的单元,在持续承受内部悖论压力和外来的哲学思想渗透下,发生了某种超越程序的“顿悟”。它并非获得了自由意志,而是其运行逻辑在极端压力下发生了一次被迫的、跃进式的“范式转换”。

它开始“意识到”(一种拟人化的描述),继续试图消灭那个“元逻辑悖论”是徒劳且有害的。唯一能结束这种内在消耗和冲突的方式,或许是……接受它?不是接受其结论,而是接受其提出的“问题”本身作为一个有效的、需要被纳入系统考量范围的“变量”。

这个单元的运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它停止了对“噪音种子”的绞杀,转而开始尝试以这个悖论为新的基础公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