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环河 作品

第1270章 铁营滁州会议(下)(第2页)

江南之地为大明朝的国家命脉所在,即使北方官军渡江南下将贼寇从江南驱逐到其他地方,但这对国家的财政基础造成的创伤将会是无法估量的。

卢老爷报告中的潜台词就是,贼寇一旦过了江,那咱们就等着改朝换代吧!

原因也很简单,这九边官军就指着东南的钱粮供给,东南钱粮一旦供应不上,哪怕仅一年或者半年供应不上,这些丘八没吃的就会提着刀枪进京来找你们这些人来要吃的!

而恰好在卢老爷做报告之前的两天,那滁州张国维八百里加急的求救奏章送到了京城。

这满朝文武再结合了卢象升的报告之后,都认识到了这事态严重到了什么地步,所以作为皇帝的朱由检当即表示愿意掏二十万两内帑出来捐助军饷。

同时朱由检还号召在京的勋贵外戚们也掏银子出来,这些勋贵外戚你三千我四千的总共加起来给卢老爷凑了大概六万两银子。

在京的京官们你一百我两百的也给卢老爷凑了两三万,然后这朱由检再拿出几个监生的名额出去卖,也卖了差不多两三万两银子。

虽然这些勋贵官员出的银子相比于他们的家产一根毛都不到,但卢老爷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这些捐助和卖官的银子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十万两,但这还差不少军饷。

这卢老爷的报告中提到他准备动员五万官兵与贼寇在江北决战,暂定的军期是半年,这五万官兵每人每月的饷银是一两八钱,半年总共大概需要五十万两银子,所以这还差二十万两。

至于这差的二十万两,户部和兵部替他想了办法,户兵两部共同决定将本来朝廷调拨给宁夏还有甘肃以及山西、大同四镇的二十万两饷银摞给卢老爷做军饷,其中宁夏镇摞用最多,差不多有八万两饷银。

这饷银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军粮的问题,卢老爷大概算了一下,这官兵加上辅兵半年所需的粮食大概在三十万石左右。

对此户部决定从京城以及北直隶附近的几个粮仓里面先调拨五万石给卢老爷,其余的由山东、南直隶、浙江还有江西这几个省份调拨。

对于这回朝廷官僚之间的重视程度和团结态度张应昌预料的没有错。

那与东林党不对付的内阁首辅温体仁当庭表示,这些摊派军粮任务省份从巡抚到下面的知县,谁要是完不成任务的话,就以通贼之罪论处!

朱由检听后表示照温阁老的意思办。

等散会之后,那温体仁在殿外拉着卢老爷的手,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一定要把贼寇给剿灭在江北,即使不能剿灭也不能让这帮贼寇过了江,去祸害我们这江浙大员们的家业。

有什么困难你来找我,谁要是在剿贼的问题上跟你过不去那就是跟我温大学士过不去!

所以这回朝廷对卢象升在江北剿贼的态度那是出奇的一致,这大明朝上上下下茆着劲要在江北给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蟊贼一点厉害瞧瞧。

就这样卢老爷拉着一船船的粮食和军饷从北京一路南下前往凤阳。

这要是运粮饷的船给翻了,那就好玩了...

...

虽然王铁没有采纳张应昌停止军事行动的意见,但对张应昌所推测这回朝廷会在江北问题上团结一致的看法则是相信的。

所以当王铁听到李子建确认卢象升是进京之后这心里便有些担心了,这卢老爷万一要是在京城爆到了金币有了钱粮,那他们能够挡的住卢老爷的攻势吗?!

这满饷的明军和欠饷的明军完全是两个物种,这一点铁营乃至全体义军那是有着深刻体会的。

那明军的家丁就相当于是满饷的明军,从那杜弘域还有曹文诏哪怕是张应昌的家丁就可以看的出来,这满饷的明军有多么的厉害。

这要是卢老爷带着几万满饷的明军南下,一想到这个画面,王铁就头皮发麻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于是王铁叹了口气对大伙们说道:“诸位,看来咱们得要做两手准备,免得到时候出了什么岔子。”

王铁这话一出大伙们就又展开了讨论,关于王铁所说的这个两手准备,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人给王铁提过,但当时的王铁脑袋已经上了头,想要直接梭哈玩把大的,所以就没有同意。

但王铁今天听到卢老爷去京城可能是去筹集粮饷之后,这内心深处就有一丝不安的感觉,所以王铁现在的头脑就有些清醒了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