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为了脸面(第2页)

在众人愕然的视线下,他拔步狂奔,像是要甩开身后人的“抢夺”。

只是想把人拦住,给杨隽争取时间的黑衣人愣了又愣,有些无措地看向杨隽。

杨隽瞬间脸黑如锅底,顶着众人惊愕的视线,更加不敢有多余的动作。

u盘被交到记者手中后,场馆负责人却突然开口:“你们不是受场馆邀请,做开场仪式记录的报社吧?非常抱歉,我们只接受合作报社的采访,其余频道并无此次展览的拍摄授权,还请大家退离场馆!”

安保人员立马上前,想把记者赶出场馆。

李月胧微微撇嘴挑眉,看向柳珏的眼神中除了嘲弄,还带着几分悲凉。

当年不也是这样,明明那场闹剧中,是有人清楚原委的。

但就因为她那时的名气不如杨隽,家庭背景不如杨隽,所以知情者也选择了沉默,甚至选择了站到杨隽那边助纣为虐。

如今她声名远播,闯出了一番作为,可正如负责人所说,这里是国内。

他此刻制止记者展开采访,不一定是为了杨隽,但一定是为了美术协会的脸面。

就算隐约感觉到杨隽有问题,但为了美术协会的面子里子,他们也会统一战线,把那些真相压死!

好在李月胧在国外混了这么多年,每一步都是靠实力爬上去的,就算回国后没有在国外那样顺心,但她这么多年的经营也不可能没有一丝作用。

在众人的目光聚焦记者与安保的拉扯时,众人身后的画作展览指引灯牌突然闪烁,男人温和的嗓音突然响彻展馆。

“广陵,好好看,在神游天外为师就不教了!”

海胆头的少年苦着脸应声,长发长须,身处田园之间却气质斐然的中年男人无奈摇头,再次提笔作画。

三两笔,一幅农耕图跃然于纸上,光是轮廓就己经能看出,这画不就是杨隽展位上展出的那一幅吗?

人群刚回头就看到如此画面,一个个面色呆滞,显然都没反应过来具体情况。

只有场馆负责人跟杨隽面色大变,杨隽没忍住压着声音怒斥:“你们怎么安排的?场馆内的大屏是谁都可以使用的吗?”

场馆负责人立马抬腿:“我去关闭!”

可画面被加速,场馆负责人刚离开不久,画面中风度翩翩的男人己经做完了整幅画作。

随着男人往画纸上印下‘姜堰’二字,所有人都是忍不住哗然。

“什么意思?视频里的男人是姜堰?可杨大师不是说……”

议论声刚刚响起,大屏中画面再次变化。

这次只有那个男人立于山间,提笔对着远处骑马的少年一笔一画的够了,画面中少年跟农田里农人的互动都是那样鲜活,画出的作品精妙地记录了这份生动。

画面再次闪过,男人手把手带着少年一笔一划的创作,看似温馨的画面中却充斥着少年不停歇的哀嚎和男人咬牙切齿的训诫,叫人哭笑不得。

等画面被切断,人群己经默然了。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展出的几幅画作,以及戚广瑞刚才拿出的三幅,视频里都拍摄了创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