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柯 作品
第539章 书院里的“太极算术课”(第2页)
小儿子举着算盘“啪嗒”算:“爹说得对!丸子卖一文钱一个,卖十个能买五颗糖!”幼女搬来《道德经》:“娘说得对!书上说‘道法自然’,就像娘种药草不催长,做生意也不能急着赚钱!”玉清笑得直拍桌子:“你们俩干脆开个‘商医辩论班’,我来当班长!”
晚间课堂:算珠与《道德经》的混战
掌灯时,厢房里的热闹能惊飞谷里的鸟。长子读《货殖列传》读得摇头晃脑,读到“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突然问:“爹,是不是蒜香饼贵了就赶紧卖,便宜了就多买?”虎娃刚点头,幼女就举着《道德经》喊:“不对!书上说‘知足不辱’,不能贪心!”
最忙的是小儿子,他把算盘扣在头上当帽子,算珠掉了满地,非要用算珠拼“青牛书院”四个字。苏挽月进来时,正见虎娃用算珠拼“1+1=诚信”,小儿子却抓起珠子往嘴里塞:“爹,这珠子没张大叔的胡饼算珠香!”
谷夜:蒜香里的答案
夜深了,虎娃坐在谷口的石头上,看男主和小桃还在月下练拳——小桃的“云手”终于像模像样,可收势时还是习惯性地拍了拍围裙,像刚揉完面团。苏挽月端来碗蒜香粥,粥里飘着两颗算珠形状的山药丸。“你看,”她舀起丸子,“医道是里子,商道是面子,就像这粥,山药补身是本,蒜香开胃是末,缺了哪样都不香。”
虎娃咬着丸子笑了。远处传来牦牛打哈欠的声音,混着书院里隐约的算珠声,倒像是谷里在哼一首慢悠悠的歌——歌里有太极的圆,有算珠的方,有药香的醇,还有那口化在舌尖的、踏踏实实的蒜香。
喜欢盛唐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