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水脉的融流
(一)玉管的裂痕
水脉的络骨玉管藏在月湖底的溶洞里。`墈^书′君, +芜.错?内,容?洞顶垂着钟乳石,石尖滴下的水落在玉管上,发出“泠泠”的响,像串碎玉风铃。但灵汐他们潜到湖底时,却见那根丈许长的玉管上,有道蜿蜒的裂痕——像条冻僵的蛇,盘踞在管身中央,裂痕里凝着层半透明的膜,膜上的水脉纹断成了七截,每截都缠着不同脉的残气,却互不往来。
“这就是日记里的‘融’字要补的地方。”灵汐举着铜镜照向裂痕,镜光穿透水层,照出膜下的纹原是完整的:当年地浊冲过玉管时,水脉守脉人用自身脉息凝成这层膜,才没让裂痕彻底崩开,却也让七脉气困在了各自的截里,像被隔开的溪流。
镜里浮出个穿白衣的身影,正蹲在玉管旁,指尖划过裂痕时,膜上的残气会微微发亮:“水脉是七脉的‘络’,管通则脉连,管裂则气隔。要融,先得让七脉气认彼此——光脉的明引其路,火脉的暖化其僵,海脉的柔缠其络,陆脉的沉定其根,风脉的轻串其隙,山脉的稳承其重,水脉的润裹其外。”
“水脉守脉人早把法子刻在玉管底了。”石砚踩着湖底的软沙往前走,铜锄往玉管根部一敲,沙层下露出块青石板,板上刻着七道凹槽,形状正好能放下他们行囊里的七脉精元:光崖的镜屑、焰谷的温石末、雾海的贝壳碎、山峦的土芯粒、风脉的穿风丝、水脉的潮心露,还有脉树的新叶碎。\e^x?i·a?o`s,.-c-o!m?
阿昭解开陶水罐的塞子,罐里的潮心露一触到湖底的水,立刻顺着玉管的裂痕往上爬,在膜上晕开层水纹。“水脉的‘润’不是催逼,是裹着气慢慢融。”他想起雾海补络骨时的情景,突然明白,“守脉人说的‘融’,从不是把七脉气硬塞进玉管,是让它们像水遇土、火遇风那样,自然缠在一起。”
(二)白衣的指引
云雪兽往玉管上喷了口金雾,金雾裹着光脉的明纹,往裂痕里的第一截残气钻。那截缠着光脉气的残膜突然亮了,像盏被点燃的灯,顺着水纹往第二截挪——那里缠着的是火脉气。“光引火,”镜里的白衣人轻叩玉管,“就像光崖的日照着焰谷的火,本是相生的。”
灵汐将光崖的镜屑撒向第一截,镜屑落处,光脉气突然涨了涨,像伸了个懒腰,竟主动往火脉气的残膜靠。两团气刚触到一起,裂痕里传出“噼啪”的轻响,像火星落在干柴上,残膜上的断纹竟连了半寸。~3¨叶*屋_ !唔·错·内~容′阿昭赶紧把焰谷的温石末撒过去,火脉气立刻变得柔和,不再像之前那样躁烈,与光脉气缠成了道金红相间的流。
“该海脉与陆脉了。”石砚捡起雾海的贝壳碎,往第三截残膜扔去。海脉气遇贝壳碎,突然化作层蓝雾,往第四截的陆脉气飘——陆脉气本是沉在膜底的土黄色,被蓝雾裹住时,竟慢慢浮起来,像泥遇水化成了浆,却更韧了。白衣人在镜里笑着说:“海脉的潮本就养着陆脉的土,守脉人种脉草时,总说‘潮来土沃’,就是这个理。”
风脉的穿风丝、山脉的土芯粒、水脉的潮心露依次融进剩下的残膜。穿风丝像根银线,将风脉气与山脉气串在一起,土芯粒的沉稳住了风的飘;潮心露则像层软膜,将前六脉的气轻轻裹住,往玉管的裂痕上贴。最后,灵汐将脉树的新叶碎撒向裂痕,叶碎一触到七脉气,突然化作层绿雾,像层胶,把所有气团粘成了股——那股气顺着裂痕流淌,竟与玉管原本的水脉气融在了一起,分不清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