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雾桥志异(第2页)
老者摇头:\"此乃仙家丹药,不收银钱。但桥头有规矩——善者得福,恶者遭殃。客官若真心求药救人,便拿去吧。\"
张大虎一听不收钱,心中狂喜,嘴上却道:\"我...我是诚心来买的,只是没带银子...\"
老者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既如此,客官请自便。\"说罢转身进内室去了。
张大虎见四下无人,一把将丹药塞进怀里,又抓了几包贵重药材,塞得满满当当。正得意间,忽听身后石兽发出震天咆哮,回头一看,那两尊石兽竟活了过来,血红的眼睛死死盯着他,獠牙滴着涎水。
\"不好!\"张大虎转身就跑,却见来路已变成无尽迷雾。石兽咆哮着扑来,将他拖入浓雾之中。凄厉的惨叫声回荡在桥上,转瞬即逝。
次日清晨,雾散桥隐。镇民们发现张大虎家门口挂着几缕带血的衣衫,而他媳妇的病床空空如也,人已不知所踪。王婆子听说后,连呼\"报应\",再不敢提雾桥之事。
却说青石镇西头有个药童,名叫李平安。这少年父母早亡,跟着老郎中学医,生得眉清目秀,心善如佛。近日他娘亲旧疾复发,卧床不起,用了许多药都不见效。听闻雾桥传说,李平安也动了心思。
这一夜大雾弥漫,李平安背着药篓来到溪边。石桥依旧阴森可怖,桥头石兽龇牙咧嘴。他深吸一口气踏上桥面,耳边忽然响起清脆的铃声,雾气中走来一位白衣女子,手持药篮,笑意盈盈:\"小郎君可是来寻药的?\"
李平安拱手行礼:\"正是。家母病重,求仙子指点。\
"
女子引他穿过迷雾,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与张大虎所见一模一样的城池。不过这里更显清幽,街道整洁,行人皆和颜悦色。白衣女子带他来到一家简朴药铺,掌柜的是位慈眉善目的老者。
\"此子心善,可予灵药。\"老者说着,取出一个青瓷瓶,\"此药能治百病,但不可贪多。\"
李平安接过药瓶,正要道谢,忽见药铺角落堆着几筐金银珠宝,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心头一动,想起家中一贫如洗,若是能带回这些财宝...
\"小郎君可是想要这些?\"老者似看透他心思,笑道,\"桥头有规矩——善者得福,恶者遭殃。你若真心求药救母,便拿去吧;若是贪图财宝...\"
李平安脸一红,连忙摆手:\"不不,晚辈只要治母之药,不敢贪图财物!\"
老者欣慰点头:\"善哉善哉。\"说罢挥手间,李平安已回到溪边石桥上。晨光微露,雾气渐散,他发现自己完好无损地站在桥头,怀中揣着药瓶,药篓里还多了几株罕见的草药。
回到家中,李平安按老者吩咐煎药给母亲服下。不过半日,母亲面色红润,竟能下床走动。更奇的是,药篓里的草药拿去镇上药铺换钱,竟足够买回更多良药。
而此时镇上正传得沸沸扬扬:猎户张大虎因贪心被雾桥石兽拖走,尸骨无存;药童李平安却因善良得到仙缘,母病得愈。两相对比,众人皆叹:\"这雾桥果然善恶分明啊!\"
此后每逢大雾之夜,青石镇总有人悄悄来到溪边守候。但雾桥从不轻易现世,唯有真正心怀善念者,才有机缘一睹其真容。至于那些心怀不轨之徒,往往连雾气都见不到,更别说踏上石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