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绣球招亲记(下)(第2页)
李青山悄悄跟上被押走的周万财,在路过一条小巷时,他猛地冲上前,往捕头手里塞了一锭银子:"大人,能否容我与周老爷说句话?"
捕头掂了掂银子,背过身去:"快些。"
"周老爷,"李青山低声道,"此事定有蹊跷。您先委屈几日,我定会查明真相。"
周万财此刻哪还有先前的傲慢,颤声道:"青山啊,你若能救我周家,我...我便认了你这个女婿!"
李青山郑重点头,目送周万财被押走后,立刻转身去了赵府附近打听。他从街边小贩口中得知,赵员外与周家是多年的商业对头,最近正为竞争皇商资格明争暗斗。
"听说赵家老夫人确实起了疹子,"卖茶的老汉小声道,"但奇怪的是,赵家用的明明是自家丝绸,却硬说是周家的..."
李青山心中一动,谢过老汉后,趁着夜色翻墙潜入赵府。他躲在老夫人院外的假山后,听见丫鬟们窃窃私语:
"老夫人这疹子来得蹊跷,明明用的是咱家新进的丝绸..."
"嘘!小点声!我听前院的小厮说,是老爷命人在丝绸上撒了药粉..."
李青山正想再探,忽听身后一声厉喝:"什么人!"
他转身就跑,还是被两个家丁围住。眼看就要被擒,一道黑影闪过,两个家丁应声倒地。
"李公子,快走!"来人竟是巧巧的贴身丫鬟小翠。
原来巧巧料到李青山会冒险查探,特意派会武功的小翠暗中保护。二人脱险后,李青山将所见所闻告诉了巧巧。
"果然如此!"巧巧眼中闪着愤怒的火花,"赵家这是栽赃陷害!"
"但现在证据不足,"李青山沉吟道,"除非能让赵家自己露出马脚..."
三日后,苏州知府升堂问案。周万财跪在堂下,形容憔悴。赵员外则在一旁义愤填膺,要求严惩奸商。
就在知府要判周万财有罪时,堂下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个瘦小男子拼命往前挤,口中喊着:"青天大老爷!小的有冤情要诉!"
知府惊堂木一拍:"何人喧哗?"
那男子跪倒在地:"小的是赵家染坊的管事张三,今日特来揭发我家老爷的阴谋!"
赵员外脸色大变:"胡说!这刁奴定是收了周家的好处!"
张三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包粉末:"这是老爷命我撒在丝绸上的药粉,说是能让皮肤起疹子却不致命。老爷还许诺,等周家倒了,就提拔我做二掌柜..."
"你血口喷人!"赵员外暴跳如雷,竟冲上前要打张三。
堂上大乱,捕快们连忙制止。知府见状,心知肚明,当即命人搜查赵府,果然在赵员外书房暗格中找到了与张三手中一模一样的药粉,还有一封与官府某师爷勾结的信件。
原来李青山调查得知赵府管事张三是诬陷事件知情人,便用银两收买了这个张三,要他在堂审之日供出赵员外的无耻行径。结果真相大白,周万财当堂释放,赵员外则被收监问罪。出了衙门,周万财老泪纵横,握着李青山的手不肯松开:"青山啊,这次多亏了你,否则我周家百年基业就要毁于一旦了!"
李青山谦逊道:"周老爷言重了,这都是巧巧小姐和小翠的功劳。"
周万财看看李青山,又看看一旁含情脉脉的女儿,长叹一声:"罢了罢了,你们年轻人的事,老夫不管了!"
三个月后,周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李青山身着大红喜袍,骑着高头大马,在锣鼓喧天中迎娶周巧巧。街坊邻居纷纷前来道贺,都说这是天作之合。
婚后,李青山将蜀中学来的染布技艺与周家传统工艺结合,创出了名震江南的"周李记"丝绸。周万财乐得清闲,将生意全权交给女婿打理,自己则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每逢春日,苏州城的百姓还能看见李青山夫妇在街头施粥济贫。有人问起当年的绣球姻缘,李青山总是笑而不语,而巧巧则会红着脸,轻轻抚摸怀中那枚已经泛黄的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