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 作品

第726章 梁上狐

早年间,江南有个姓赵的大户人家,祖上做绸缎生意发了家,置办了百亩良田,盖起五进大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好不气派。

赵家宅子建成的第三年,家中怪事频发。先是厨房里的鸡鸭隔三差五丢失,后来库房里的米面也时常无故减少。更奇的是,夜深人静时,院里总能听见若有若无的脚步声和嬉笑声,可巡夜的家丁连个鬼影都寻不见。

赵老太爷请了道士来看,那道士绕着宅子走了一圈,指着正厅的大梁说:“此宅有狐仙借居梁上,非妖非怪,乃是保家仙。好生供奉,可保家宅平安;若怠慢了,恐生祸端。”

果然,当夜赵老太爷便做了个梦,梦中一白须老者拱手道:“老朽乃山中修炼的狐仙,见贵宅梁柱宽敞舒适,愿借居其上。若肯每日供奉鲜鸡一只,必保赵家财源广进,人丁平安。”

次日醒来,赵老太爷不敢怠慢,命人每日买活鸡宰杀,烹煮后置于厅堂供桌。自那以后,赵家果然生意越发红火,铺子从两间开到五间,田产也添了不少。家中人人安康,连个小病小灾都不常见。

如此过了十数年,赵老太爷过世,其子赵启明当了家。赵启明不似父亲那般信这些,觉得每日杀鸡供奉甚是浪费,但碍于祖训,仍延续这规矩。

赵家有个老仆人叫赵福,在赵家待了三十多年,每日的供奉都是他亲手操办。这年江南水灾,物价飞涨,一只活鸡要价竟比往常贵出三倍。赵福瞧着心疼,便与赵启明商量:“老爷,如今鸡价这般贵,咱家库存还有些腌制的腊鸡,不如暂且顶替几日?”

赵启明沉吟片刻,道:“祖宗立的规矩,不好破。不过若是能省些银两,倒也无妨。只是切记,万万不可用腐坏之物。”

赵福连声应下,却另有一番算计。他心想那梁上狐仙又不会真个现身吃鸡,新鲜与否有何区别?次日便从厨房取了一只前日病死未及处理的鸡,烹煮后照常供奉。

当夜三更,赵家上下皆被一声凄厉长啸惊醒。那声音似人非人,似兽非兽,从正厅梁上传来,震得窗棂嗡嗡作响。众人吓得蒙头捂被,无一人敢起身查看。

第二日清晨,赵福战战兢兢来到正厅,见供桌上的鸡原封未动,心中已知不妙。硬着头皮收拾时,忽见桌面上显现几行爪印,细看竟是“以死欺生,必有报应”八字。赵福吓得魂飞魄散,慌忙将死鸡处理掉,换上最新鲜的肥鸡重新供奉,却再不敢将此事告知主人。

接连三日,供奉的鲜鸡皆未被动过。赵家上下开始不安,夜间常有异响,像是许多小爪子在梁上奔跑。第四日清晨,赵家女眷梳头时,发现镜中人影恍惚不定,似有重影。

又过两日,赵家库房莫名起火,幸亏发现及时未酿成大祸。但清理火场时,家人竟在灰烬中发现许多狐狸脚印。赵启明这才慌了神,追问赵福,老仆人才吞吞吐吐说出以死鸡充数之事。

赵启明大怒,将赵福责骂一顿,亲自选了最肥美的活鸡,沐浴更衣后焚香祷告,再三赔罪。当夜,赵启明梦中再见白须老者,老者怒容满面:“老朽保你赵家十余年平安富贵,竟以病死的秽物相欺!既如此,好自为之!”说罢拂袖而去。

赵启明惊醒,汗湿重衣。忽听院外传来阵阵狼嚎,由远及近,愈来愈响。他披衣起身,推开窗户一看,吓得魂飞魄散——月光下,数十对绿油油的眼睛正朝赵家大院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