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 作品

第747章 枣仙报恩

清河村有个穷书生叫柳文启,祖上原是书香门第,到了他这代,家道中落,只剩下三间漏雨的瓦房和院里一棵老枣树。这枣树据说已有上百年历史,树干粗得一人合抱不过来,年年却只结寥寥几个枣子,又小又涩。

文启虽穷,却心地善良。见村口常有逃荒的乞丐挨饿受冻,便每日熬一锅稀粥,拿到老枣树下分给众人。他自己也常常吃不饱,但看着乞丐们喝粥时满足的神情,就觉得心里踏实。

这年冬天特别冷,大雪下了三天三夜。文启的米缸快要见底了,他还是照常熬了粥来到树下。乞丐中有个盲眼老妪,颤巍巍地捧着碗说:“柳公子,您自己都没吃的了,还惦记着我们这些叫花子...”

文启笑道:“婆婆说的哪里话,一碗粥不值什么,大家暖和暖和身子。”

分完粥,文启只剩小半碗自己喝。回到屋里,冷风从墙缝钻进来,他裹紧单薄的被子,借着油灯的微光读书。忽然听见院里传来“咔嚓”一声,像是树枝断裂的声响。

文启急忙披衣出门,只见老枣树的一根粗枝被积雪压断了,掉在地上。他心疼地抚摸着断口处:“老树啊老树,您陪我柳家这么多年,如今遭这番罪,是我没照看好您...”

说着,他竟然落下泪来。这树是太祖年轻时种下的,承载着家族记忆。文启找出布条,细心地将断枝接回原处包扎好,又扫去树上积雪,忙活到半夜才回屋休息。

那夜寒风呼啸,文启睡得昏沉,忽见一白发老翁推门而入,身着褐色长袍,面容慈祥。

“柳公子善心感人,老朽特来谢恩。”老翁拱手道。

文启惊讶地问:“老先生是何人?晚生不曾记得有恩于您。”

老翁笑道:“我便是院中枣树,受柳家百年滋养,又蒙公子日夜照料,今日见你为老朽落泪,甚是感动。今赠你一物,可解你困厄。”

说罢,老翁从袖中取出一枚枣核,放入文启手中。这枣核不同寻常,通体金黄,隐隐发光。

“将此核种下,结出的枣子可治眼疾。切记,需以无根之水浇灌,待红枣满枝时,摘取九颗九蒸九晒,方成药枣。此乃天机,不可泄露。”老翁语毕,转身离去。

文启猛然惊醒,发现手中真握着一枚金黄色的枣核。他忙披衣下床,推开屋门,见院中老枣树完好无损,断枝竟已复原,丝毫看不出损伤痕迹。

这时天已微明,文启知是遇了仙缘,不敢怠慢。按照老翁嘱咐,他收集雪水——这正是“无根之水”,在院东角松软土地挖坑,将枣核种下。

说来也怪,不过三日,那种子便破土而出,嫩芽翠绿欲滴。文启每日以雪水浇灌,小苗见风就长,不出三月已有一人多高。

转眼到了第二年秋天,这小枣树竟然挂满了红彤彤的枣子,个个饱满如卵,香气扑鼻。文记起老翁嘱咐,采下九颗最红的枣子,按照九蒸九晒的古法制作:蒸一个时辰,晒一日,如此反复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