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情泉井
槐树村东头有口老井,井口丈许宽,深不见底。老辈人说这井是前朝打的,已有百年历史。井水原本清冽甘甜,全村人都靠它过活。可不知从何时起,井水渐渐变得苦涩难饮,到了近几年,竟连打上来的水都带着一股子铁锈味儿,村里人宁可多走三里地去河边挑水,也不愿再喝这井里的水。
井台四周荒草丛生,井壁上布满青苔,连井绳都朽烂了。只有村西的张老栓,偶尔还会来这儿打水浇菜园子,他说这水虽不能喝,浇地却肥得很。
这年腊月,村里吹吹打打办起喜事,新过门的是邻村李家的闺女,名叫秀娥,年方十八,许给了村中赵家的独子赵明德。秀娥生得眉清目秀,手脚勤快,过门没几天就把公婆伺候得妥帖周到,村里人没有不夸的。
转眼到了三月,春旱连天,河床见了底。村民们没处取水,只好又聚到老井旁,可打上来的水仍是又浑又涩,根本入不得口。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秀娥就担着水桶来到井边。婆婆昨夜交代,既然河水干了,就用老井的水将就着用,多沉淀些时辰总能喝。
井台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几只早起的麻雀在草丛中跳跃。秀娥放下担子,将井绳系在桶梁上,慢慢将水桶坠入井中。井很深,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噗通”一声。
秀娥正要往上提水,忽然听见井底传来一声幽幽的叹息。
她吓了一跳,屏住呼吸细听,却又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怕是错觉罢。”秀娥自言自语,继续摇动辘轳。
就在这时,一个清晰的女声从井下飘来:“姐姐,帮帮我...”
秀娥浑身一颤,手中的辘轳差点脱手。她壮着胆子朝井下望去,只见幽深的井底水面上,隐约映着一张苍白的人脸。
“谁、谁在下面?”秀娥颤声问道。
“姐姐莫怕,我非活人,却无害你之心。”那声音幽幽道,“我困在这井底整整十年了,今日得见姐姐,实乃天意。”
秀娥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要跑,却听那声音带着哭腔道:“姐姐若肯帮我,我必保佑你夫妻和睦,公婆安康...”
听到这话,秀娥停住了脚步。她自幼听老人讲些鬼狐精怪的故事,知道有些鬼魂确实因有未了心愿而滞留人间。她定了定神,颤声问道:“你要我如何帮你?”
“我生前名唤玉娘,本是镇上白家的女儿。”那声音缓缓道来,“十年前与槐树村书生柳文宣私定终身。怎奈我爹嫌贫爱富,硬要将我许配给县太爷的公子。我誓死不从,在一个雨夜逃出家门,想来村中寻文宣哥哥私奔...”
玉娘的声音哽咽了:“那夜雨大路滑,我走到这井边时不慎失足跌落...待我醒来,已是泉下之人了。”
秀娥听得入神,不禁问道:“那柳公子可知你遭遇?”
“他不知。”玉娘哀声道,“那夜他在村口老槐树下等了我整整一夜,后来听说我失踪了,发疯似的寻了三年,至今未娶。我每见他来井边徘徊,心中如刀割般疼痛,却阴阳两隔,无法与他相见。”
秀娥听得心酸,柔声道:“妹妹要我如何帮你?”
“请姐姐帮我带封信给文宣哥哥。”玉娘道,“他就住在村南头的茅草屋里。这些年来,他靠着卖字画为生,终日郁郁寡欢。”
秀娥犹豫道:“我乃新过门的媳妇,独自去陌生男子家中,恐怕...”
“姐姐放心,文宣哥哥每日清晨都会到村口槐树下读书,你可去那里寻他。”玉娘忙道,“我虽已死,却从未害过人,今日之言若有虚假,甘受雷劈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