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扫街得元宝(第2页)
“我家就在前面拐角,能送我一程吗?”老先生问道。
老李一口答应:“您等着,我先把这段扫干净了,立马送您回去。”
老先生好奇:“你都捡到过元宝,何必还做这扫街的营生?”
老李一边扫地一边说:“元宝是意外之财,扫街是本分。做好本分,心里踏实。”
老人若有所思:“听说你当时说‘扫的是心,不是街’?”
老李笑了:“大伙儿都笑话我这话呢。其实说白了,地上脏了,人的心也会跟着乱。我把街扫干净了,大家走着舒心,我心里也干净。”
送老先生回家的路上,两人聊了一路。老先生问了许多镇上的事,老李有一说一,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
到了家门口,老先生突然问:“若是再让你捡到元宝,你还交公吗?”
老李想都没想:“交啊!不是自己的东西,用了心里不踏实。”
老先生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转眼到了年关,清水镇来了消息,说皇上要微服私访,可能经过这里。镇上顿时忙乱起来,街面扫了又扫,牌坊擦了又擦。
大年三十那天,一队人马果然来到清水镇。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那日老李救助的老先生——当朝皇帝!
镇上百姓跪了一地,皇上却径直走到老李面前:“李老先生,别来无恙?”
老李这才恍然大悟,慌忙要跪,却被皇上扶住了。
皇上当众说道:“朕上次微服私访,不慎跌伤,多亏李老先生相助。更难得的是,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李老先生拾金不昧,三十年来兢兢业业扫净街道,更扫净了人心!”
皇上当即赐老李“净街郎”称号,赏银百两。
老李却推辞道:“皇上厚爱,小民心领了。只是这赏银...”
皇上笑了:“怎么?又不是拾来的元宝,是朕赏你的,也不要?”
老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要,要!谢皇上恩典!”
人群中爆发出笑声和掌声,这次不再是嘲笑,而是由衷的敬佩。
后来有人问老李,怎么就用一句“扫的是心,不是街”打动了皇上?
老李一边扫地一边说:“其实道理简单。街脏了,大家绕着走;心要是脏了,人这一生可就绕不过去了。我每天扫街,也是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干净的心。”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清水镇上拾金不昧的事渐渐多了起来。镇上人现在常说:“可不能给‘净街郎’丢脸。”
老李还是每天扫街,只是身后多了几个小徒弟——都是自愿来学“扫心”的年轻人。
五个元宝后来一直没人认领,按照律例归了老李。老李用这些钱在镇东头打了口井,解决了大家吃水难的问题。井打成那天,镇上人给起了个名,叫“净心井”。
清水镇真的成了“清水”镇,里外都干净。而老李的故事,也就像那井水,清凌凌地流传了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