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松果化童(第2页)
慧明禅师合十答:“确是佛祖显灵,松果化童,修缮小寺。”
王知县冷笑一声:“怕是老禅师故弄玄虚吧?松果化童,闻所未闻!今年中秋,本官要亲自来看,若真有这等奇事便罢;若是欺瞒,莫怪本官以妖言惑众之罪查封寺庙!”
老禅师心中忧虑,却也只能应下。
夏日炎炎,王知县又派衙役来告知,说要带三五乡绅同来观看,还命禅师不得提前准备。慧明禅师知知县疑心未消,只得日夜诵经,祈求平安。
转眼又到中秋,这天傍晚,王知县果然带着七八位乡绅来到云林寺,声称要彻夜守候,亲眼看那松果化童。
月上枝头,寺外老松却毫无动静。王知县面露得意之色,对众乡绅道:“看吧,所谓奇事,不过是骗人的把戏...”
话音未落,忽听松树上传来细微的“噼啪”声。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九十九颗松果齐齐裂开,从中跳出拇指大的小童,与慧明禅师描述的一般无二!
小童们见寺中人多,似乎有些畏惧,聚在松树下窃窃私语,不敢上前。
王知县惊得目瞪口呆,继而心生贪念:若将这些神奇小童捉回府中,岂不能令自己升官发财?
不顾慧明禅师劝阻,王知县命随从拿来布兜,就要上前捕捉小童。说也奇怪,每当有人接近,小童便迅速躲回松果中,松果随即闭合如初,任人如何敲打也不开裂。
王知县恼羞成怒,竟命人取来斧头,要砍下松枝带回府中。
慧明禅师急忙阻拦:“大人不可!此乃佛门灵物,不可强求啊!”
王知县推开老禅师:“什么灵物!分明是妖孽!待本官带回府中仔细研究!”
正当衙役举斧欲砍之际,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那棵老松树无风自动,松针如雨般射向王知县一行人,打得他们抱头鼠窜。
狂风过后,松树下站着一位绿衣老者,手持松杖,怒目而视:“无知凡人!我乃松仙,这些孩童是我松子所化,感念佛寺千年庇护,特来报恩。你等贪心不足,竟欲加害,该当何罪!”
王知县和乡绅们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
松仙又道:“佛法无边,慈悲为怀。你等且记住:世间奇事,信则有,不信则无;敬则灵,不敬则灭。若再生贪念,必遭天谴!”
说罢,松仙挥袖,又是一阵清风吹过。待众人抬头,松仙已不见踪影,只有那棵老松树在月光下静静伫立。
王知县经此一事,彻底信服,从此成为云林寺最虔诚的护法居士之一。
却说那夜之后,松果化童却再未出现。慧明禅师忧心忡忡,恐是因凡人贪念冲撞了灵物。
次年中秋前夜,老禅师梦见松仙来访。松仙道:“禅师勿忧,我松子化童,本为报恩。如今寺宇已修,香火鼎盛,我等心愿已了。今后寺中若有小损,当由僧人自修,以示虔诚。”
禅师问:“那诸位小施主今后何在?”
松仙笑答:“缘起缘灭,自有定数。他们随风散去,化作南山松林,护佑这一方水土。寺前老松,仍会结果,却不再是童形,而是普通的松果,可采而食之,能明目清心。”
老禅师醒来,忙到寺外查看,果然见老松树上又结满了松果,却比从前小了许多。采下一颗尝之,松子香甜无比。
从此,云林寺僧人每年采集松子,分送四方信徒,食者皆称神清气爽,眼明心亮。寺庙香火愈加旺盛,而那松果化童的故事,也代代相传,成为南山一带最美的传说。
每逢月圆之夜,有老人说,依稀还能看见松树下有拇指大的小童在嬉戏,但走近看时,却只有松影摇曳,仿佛一切都是月光造成的错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