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破局永昌廿四(第2页)
话音刚落,奉天殿内便起了剧烈的骚动,站在殿内的朝中文武大臣们神色各异,已然分成几派,以兵部尚书左文江为首的主战派,眉头紧锁,右都御史率先发难:“陛下,蛮金反复无常,五年前他们就曾破关南下,那时何曾对我大靖百姓有过半点怜悯?依老臣看,当趁此机会,征调民夫修补长城,再增派三万驻军,将蛮金彻底挡在关外,方能永绝后患!”
户部尚书阮知节却面露难色,出列奏道:“陛下,修补长城耗资巨大,且长城一旦筑起,两地便彻底形成了楚河汉界,臣以为,不如依金使所请开放互市,让我朝的布匹、茶叶换他们的牛羊,日子久了,他们离不开我朝物产,自然不会再动刀兵。”
几位曾在北疆任职的官员闻言,纷纷附议此言,吏部侍郎杨富春拱手道:“陛下,臣当年在大同为官时,常见边民与部落族人私下交易,彼此通婚者亦不在少数,若能放宽限制,许他们学习汉字、耕种,几代之后,谁还分得清他们谁是关内人还是关外人?”
争论声中,跪在奉天殿外的金使阿提卡身子抖得特别厉害,良久,他重重叩首,额头磕在地砖上发出闷响:“陛下,我王愿开放漠南三城为互市,让草原各部与大靖百姓自由贸易,只求陛下,莫再增兵北境。”
徐景行端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底下争论不休的大臣们,最终落在殿外金使阿提卡那副卑微到尘埃里的模样上,他忽然笑了,笑声不高,却让满殿的议论声瞬间平息下来。
“阿提卡,”徐景行声音平缓,却带着难以形容的森冷,“你家可汗怕是忘了,五年前破关南下时,你们烧
了大同的学馆不说更是杀了教牧民识字的先生,如今又求着我大靖放开互市,倒像是我朝求着与你们做买卖一般?”
“割地、纳贡、还人,这三条,一条都不能少,但黑风口不必驻军,互市也不止漠南三城,”说着,徐景行又将殿内站着的群臣扫了一遍,声音陡然提高几分,“来人,传朕旨意,废除旧制,凡草原部落愿归附者,许其在镇北关外开垦荒地,由户部发放粮种农具,部落子弟优秀者,更是可入京师太学,与我朝学子同堂读书,边地开设三十处学堂,教草原牧民识字、习农桑。”
主战派闻言愕然,兵部尚书左文江急道:“陛下!草原部族野性难驯,若不筑城设防,恐日后再生祸端!”
“筑城?”徐景行闻言微微冷笑一声,而后走到因金使入京而抬出的舆图前,指着镇北关以北的广袤土地,开口道:“长城筑得再高,挡得住风能挡得住人心吗?当年武帝大修长城,可五年前蛮金不还是破关而入?”
而后他指尖在漠南草原所在的位置划过,“朕要的不是一道隔绝两地的城墙,而是要让他们打心底里认同大靖,让他们种我朝的粮,读我朝的书,学我朝的礼,”徐景行的声音掷地有声,响彻整个奉天殿,“十年后,他们的孩子会说大靖言语,二十年后,他们的土地里长着我们大靖的庄稼,三十年后,谁还记得什么蛮金、什么草原?到那时,这片土地上,就只有大靖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