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军纪·控制力·认知能力
当然,按照寻常状态的话,除了这种真心实意觉得要忠君爱国的人外,还有一部分汉人或者色目人也是愿意为了大元效力拼命的——那就是那些在大元之中获得了足够的好处,并且确信这样的好处他们不可能从别的人、别的朝廷那里获得的人。
就像是那些愿意支持大元的汉人大地主、地方豪族们,大元其实能够打下来这个天下、干掉北面的阿里不哥以及南面的南宋,都少不了他们的出力。
但问题在于,这些人完全是看利益下菜碟,看情况做决定,如果说局势一片大好,大元看起来就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样子——就像是自己之前带着大元一路征战眼看着就是有着一统天下的气象的时候,那他们当然是不会吝啬出力的。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哪怕家族中有人战死身亡,他们也在所不惜。
因为他们确定,此时的付出是为了日后更大的回报,哪怕有人死了,那日后的回报也足以盖过一条或者几条性命的代价。
此外,他们在大元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且严重的颓势的时候,他们也会愿意付出一把——就像是这个元顺帝在位前半截,天底下刚刚出现一部分反对大元的浪潮的时候。
这个时候,有一部分人会选择退缩观望,但是另一部分人会比那种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更加努力地付出。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时候就是赌一把的关键时刻了!
一旦他们赌赢了,那在这种危难时刻还能给朝廷提供重要支持的人和家族,在日后所能获得的回报将会越发丰厚,甚至,比开国时期还要丰厚!
而从上述这些就能够看出来,这些人那完全就是没什么忠心可言的。
如果不是完全下不了船,那他们是一定不会想要去跟着一条看起来已经破破烂烂不断进水的船一起的,他们一定会寻找各种机会跳船。
反正跳了船,他们也就基本安全了——就算日后起义军获胜,当年在元朝朝廷为官的汉人那么多,难道新的朝廷还要一一把他们全都查出来然后处置掉吗?
就没有这个道理!
古往今来,也没见什么要杀光前朝的官的朝廷,如果真的惊天动地出了这么一个朝廷,那这些官员就会立刻发挥自己的力量一起努力把这个新朝廷给全都解决掉的。
因此,忽必烈对当地官员全都跑路的事情看得很开。
什么,你说这里面应该不只是汉官或者色目人官员,还有蒙古人官员?
那,那就更没的说了……皇族宗室在面对起义军的时候都不怎么地,难道还能指望这些地方上的蒙古官员?
啊……或许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他们蒙古人好像对于坚守阵地城池这件事情本来就没有那么大的决心……
【但在夺下城池之后,这些外出征战的红巾军将领和士卒们的军纪和认知问题就暴露出来,并且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韩林儿本人胸无大志,又没有权力,基本上全都听从刘福通的;刘福通虽然有些想法,但是他的见识也没有那么丰富,能力也没有那么那么充足——这个能力不是指他打仗的能力,而是指他在对接下来政权建设方面的能力;加之他们两人对于外面的将领和军队的约束力也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