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懂云天 作品

序章 2025年前·光隙中的虫洞与绿芽(第2页)

“这是月彤,我的……双胞胎妹妹。”林月瞳的手指绞着衣角,眼神有些闪躲。叶云天愣住了——他认识林月瞳二十年,从未听说过她有双胞胎妹妹。

后来他才知道,真相比“双胞胎”更离奇。在优化月瞳素的实验中,林月瞳不小心将高浓度的月瞳素洒在了手背上。当时她只觉得皮肤有些发烫,没太在意,可第二天醒来,床上竟躺着另一个“自己”——对方有着和她完全相同的记忆,甚至能准确说出她小学时藏在课桌里的糖纸放在哪。恐慌过后,林月瞳和这个“另一个自己”达成了共识:对外宣称是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妹妹林月彤,这样才能避免被当成“怪物”研究。

“我们把月瞳素的效果提升到50倍了。”林月瞳递过来一个透明的培养皿,里面种着一粒番茄种子,旁边放着一张生长记录——种子是七天前种下的,现在已经结出了一枚鲜红的番茄,果实饱满,表皮泛着光泽。“一粒种子,一周结果,不管是蔬菜还是粮食,都能达到这个速度。”

叶云天拿起培养皿,阳光透过玻璃,番茄的果肉清晰可见。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月瞳素能大规模应用,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将迎刃而解,沙漠里能种出森林,贫瘠的土地能变成良田。“这是划时代的成果,为什么不公开?”他问。

林月瞳的脸色暗了下来,林月彤接过话头,声音比林月瞳更冷静:“因为不稳定。我们培育的第一批作物,第七天结果,第八天就开始枯萎,三天内全部坏死。更可怕的是,坏死的植株会释放一种无色无味的毒素,渗进土壤后,再种新的种子,根本无法发芽。”

“我们还没找到解决稳定性的办法。”林月瞳补充道,“如果现在公开,万一有人盲目推广,后果不堪设想。”

叶云天看着培养皿里的番茄,又想起自己的云舟0号——同样是看似成功,却藏着未解决的隐患。他拍了拍林月瞳的肩膀:“别急,慢慢来。需要设备或者资金,随时跟我说。”

那天之后,叶云天一边推进云舟0号的动物实验,一边关注着林月瞳姐妹的研究。云舟0号的进展很顺利,从白鼠到兔子,再到小型犬,传送成功率越来越高;林月瞳姐妹也找到了一些线索,怀疑是月瞳素中的某种分子结构在植物结果后发生了逆转,导致毒素释放,但始终没能找到破解的方法。

变故发生在2025年的夏天。叶氏集团突然遭遇资金链断裂——叶云天的父亲在海外投资时被骗,集团核心产业受到重创,别说继续资助云舟0号的研发,就连维持集团运转都成了问题。叶云天收到父亲的电话时,正在调试云舟0号的跨城市传送系统,实验台上还放着两张未录入的核心数据卡——那是他熬夜算出的“空间坐标校准参数”,没有这两张卡,云舟0号无法实现长距离稳定传送。

“云天,实验室的经费……可能要停了。”父亲的声音在电话里很疲惫,“集团现在自顾不暇,你那边……先缓一缓吧。”

叶云天挂了电话,盯着实验台上的云舟0号。机器的银白外壳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像是在无声地抗议。他试着启动机器,屏幕上弹出“数据缺失”的提示——那两张数据卡还没来得及录入,就因为经费中断,连实验室的门都快进不来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叶云天四处奔波,想为云舟0号寻找新的投资方,但没人愿意相信“空间穿越”这种“天方夜谭”;他去找林月瞳,却发现敏青大学的植物实验室也贴上了封条——林月瞳姐妹的研究同样因为经费问题被迫中止,据说她们带着实验数据回了老家,从此没了消息。

2025年深秋,叶云天最后一次走进“光隙实验室”。他把云舟0号的设计图纸、实验日志和那两张未录入的数据卡,一起放进了实验室角落的铁皮柜里,上了锁。机器的电源被拔掉,淡蓝色的光晕再也没有亮起过。窗外的梧桐叶落了一地,秋风卷着落叶吹进实验室,叶云天看着空无一人的实验台,轻轻带上了门。

他以为,这只是暂时的搁置。他以为,等集团缓过劲来,等他找到资金,还能再回来继续研究。可他没想到,这一搁置,就是五十年。

五十年后,2075年的地球,天空开始被灰黄色的雾霾笼罩;2080年,全球植被覆盖率不足10%,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比例跌破1:9;2081年,最后一片“生态孤岛”森林枯死,10万人因缺氧死亡。没人知道,这场席卷全球的植物危机,根源是2025年那枚七天结果、第八天枯萎的番茄;也没人记得,五十年前,有一台能撕开空间的机器,被遗忘在废弃的实验室里,等着某个人来重启它的光。

而那个重启者,正是81岁的叶云天。当他在旧物堆里翻出那本泛黄的实验日志,看到“云舟0号”四个字时,浑浊的眼睛里,突然亮起了和23岁时一样的光——那是绝望的未来里,唯一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