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懂云天 作品

第6章 生活升级·科技融日常(第2页)

“高血压?”李奶奶愣了愣,“我以前没这毛病啊,会不会是设备不准?”

“您别担心,我们再测一次,还能远程联系首都的医生。”林月瞳按了“远程会诊”键,屏幕上很快出现了首都星垣城医院张医生的脸。张医生仔细看了李奶奶的血压数据,又问了她的症状:“您是不是最近总吃咸菜?晚上睡眠好不好?”

“是啊,我喜欢吃咸菜,晚上总失眠。”李奶奶点头。

“那您以后要少吃咸菜,多吃新鲜蔬菜,晚上睡前喝杯温牛奶。”张医生给出用药建议,“我给您开的药,合作社的Ai药房会送上门,您按时吃,一周后再测血压,有问题随时联系我。”

李奶奶看着屏幕上的张医生,又看了看手里的Ai医疗助手,激动得说不出话。她拉着叶云天的手,老泪纵横:“以前生病要走几十里路,走不动就只能扛着,多少人扛着扛着就没了。现在在家就能查病,还能跟首都的医生说话,科技救了我的命啊!”

从那以后,Ai医疗助手成了3号宇宙农民的“家庭医生”——每个村的合作社都有一台,村民们不用再走山路看病;抗震房里也装了小型Ai医疗助手,老人在家就能测健康数据;偏远山区的牧民,用手机就能连接Ai医疗助手,咨询草原常见的关节病、胃病。一年后,3号宇宙农民的常见病就诊率提升了60%,再也没人因为“看病远”而耽误治疗。

随着抗震房、Ai医疗助手的普及,云芳镇渐渐变成了“科技社区”——路边的垃圾桶换成了Ai垃圾分类箱,只要把垃圾扔进去,Ai会自动识别分类,还会语音提示:“您扔的是厨余垃圾,已分类到可回收箱,感谢您的配合!”;家家户户的电灯换成了智能照明系统,有人走进房间,灯会自动亮起,离开后自动熄灭,还能调节亮度;社区的东边建了一座“科技教室”,里面有编程电脑、小机器人组件、3d打印机,孩子们放学后都来这里上课。

傍晚时分,叶云天和林月瞳在社区里散步。科技广场上,几十位农民正跟着音乐跳广场舞,领舞的是黄沙镇的李婶,她穿着新买的红色舞鞋,腰杆挺得笔直,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弯腰除草的样子。广场旁边的科技教室里,孩子们围在一起,用乐高积木拼小机器人,小星的全息屏在教室里飘着,教孩子们怎么给机器人编程:“大家看,把这个‘前进’模块拖到这里,机器人就能往前走啦!”

一个小男孩举着自己拼的机器人,跑到叶云天面前:“叶叔叔,你看我的机器人!它能除草,还能浇花,以后我要做一个更大的机器人,帮爷爷种地!”

叶云天蹲下身,摸了摸小男孩的头:“真厉害,以后你一定能做出更好的机器人。”

林月瞳看着眼前的景象——跳舞的农民,编程的孩子,巡逻的Ai保安机器人,还有路边自动喷水的智能绿化带,笑着说:“你看,这就是我们想给3号宇宙的生活。”

叶云天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社区的尽头,智能抗震房的灯光渐渐亮起,像一片温暖的星海;飞行农用车从空中飞过,载着刚收割的小麦,朝着仓储中心飞去;远处的科技种植带里,Ai机器人还在忙碌,麦苗在月光下泛着淡绿的光泽。

“以前我们总说,要让科技改变农业。”叶云天的声音温柔而坚定,“现在才发现,科技不仅能改变农业,还能改变生活——让农民住得安全,看得上病,让孩子们有学上,有梦想。这才是科技的意义,不是冰冷的机器,是温暖的生活。”

晚风拂过社区,带着麦田的清香和科技广场的音乐声。孩子们的笑声、农民们的歌声、Ai机器人的电子音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关于希望的歌。3号宇宙的生活,再也不是“靠天吃饭”的艰辛,而是充满科技温度的幸福日常——每一栋抗震房,每一台Ai医疗助手,每一间科技教室,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新生,诉说着科技与生活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