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581章 时空坍缩模型的构建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咖啡香气与电子设备热量的独特气息。江浅端坐在中央控制台前,她的双眼如同精准的雷达,在面前错落有致排列的多个显示屏上快速扫视着。那些跳动的数字、变幻的曲线和闪烁的光标,在她眼中仿佛是一组组神秘的密码,等待着被破解。她的手指轻盈而有力地敲击着键盘,每一次按键都像是在向未知领域发出探索的信号。在她身后,一块巨大的高清屏幕占据着整面墙壁,上面呈现的时空坍缩模型正以一种近乎优雅的姿态缓缓旋转着,五彩斑斓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从顶端倾泻而下,营造出一种既科幻又庄重的氛围。

“各位,准备就绪,开始第一轮验证。”江浅的声音清脆而坚定,穿透了房间里嘈杂的机器轰鸣声,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听到指令后,负责数据采集的小王迅速行动起来,熟练地启动了远程连接程序。刹那间,来自全球各地的观测站画面逐一呈现在大屏幕上:广袤无垠的沙漠中,巨大的射电望远镜孤零零地指向天空;幽深的海底,压力传感器静静地躺在冰冷黑暗的水压之下;茂密的森林里,各种精密仪器隐藏在枝叶之间……所有设备几乎同时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开始收集海量的数据。

起初的一切进展得颇为顺利,各项指标都在预设的范围内平稳波动,就像一首和谐的交响曲正在有序奏响。然而,就在模拟进行到第47分钟这个关键节点时,尖锐刺耳的警报声毫无征兆地骤然响起!紧接着,红色的警示灯如同疯狂的舞者一般拼命闪烁起来,将整个实验室染上了一层紧张的色彩。江浅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到一个特定区域的图表上,那里显示该区域的时空曲率正在急剧攀升,远远超出了安全阈值,达到了危险水平。她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但很快便恢复了冷静与果断。她迅速调出该地段详细的参数对比图,仔细研究每一个细节。这一看不要紧,她惊讶地发现实际测量值竟然比模型预测的结果高出整整三倍!这巨大的偏差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立即暂停实验!”江浅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指令。一时间,整个实验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系统自动记录下的异常波形——那是一段极其尖锐、不规则且充满杂音的锯齿状曲线,与正常情况下平滑优美的能量分布图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张迈着沉重的步伐凑近前去观察,看完之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这种突变模式太诡异了,我们在之前众多的案例研究中从未见过类似的情况。”

紧急会议立刻召开,白板前很快聚集了来自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们围在一起,目光紧紧地盯着满墙密密麻麻的数据,激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有人神情严肃地主张彻底推翻现有的理论框架,重新开始建模;也有人相对保守地建议先增加一些修正项,通过逐步调整来逼近真相;还有人提出了一种大胆的猜测,认为可能是某些尚未知晓的神秘因素在干扰实验,导致误差被放大……这场争论如同一场激烈的思想碰撞盛宴,持续了整整一个通宵,直到东方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才终于达成了初步共识:无论如何,必须找到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变量。

接下来的几周时间里,团队如同一群执着的侦探,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排查工作。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认真检查每一台设备的校准记录,确保其准确性;反复复核原始数据的录入过程,排除人为错误的可能;甚至重新审视最初的理论假设,思考是否存在根本性的缺陷……终于,在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他们发现了端倪——所有出现异常的情况都无一例外地发生在月球经过特定天顶位置的时刻!

“原来如此!”江浅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我们一直忽略了地月系统的引力共振效应!”她当即决定组织人手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将潮汐力对时空结构的微扰作用纳入其中。经过一番紧张忙碌的努力,新版本的模型终于上线了。在首次测试中,效果立竿见影,误差范围显着缩小了一半。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满足于此,因为他们深知科学探索永无止境,要追求极致的精准度就必须继续深入挖掘下去。

第二次大规模验证选择了极具挑战性的复杂城市环境作为试验场。在这个由高楼大厦组成的混凝土丛林中,数百个微型探测器如同敏锐的神经末梢一般分布在各个角落,时刻感知着周围的一切细微变化。当虚拟灾难场景被触发时,真实世界中与之对应的交通信号灯也同步闪烁起醒目的预警红光,行人纷纷停下脚步,好奇又惊恐地观望着这突如其来的奇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