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五怨器制作工艺的研究与推测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发出低沉嗡鸣,江浅站在防弹玻璃罩前,目光穿透厚重手套凝视着内部旋转的青铜碎片。这是他们从商周古墓出土的最大一块残片,表面蚀刻的云雷纹在强光下泛着幽蓝光泽。当她轻轻转动旋钮调整观察角度时,金属表面突然浮现出细密水珠——不是潮湿空气所致,而是某种能量场具象化的证明。
“温度传感器显示局部降温速率异常。”负责仪器监控的小王盯着屏幕惊呼。江浅立刻抓起记录本飞速书写:“继续注入惰性气体,保持真空环境。”随着气压表指针跌落,诡异的现象出现了:那些水珠并未凝结成冰晶,反而像活物般沿着纹路脉络缓缓蠕动,最终汇聚到器物底部形成微型漩涡。
冶金专家老陈带着便携式光谱仪匆匆赶来。他将探头贴近漩涡中心,眉头越皱越紧:“成分分析显示含有微量放射性同位素,但半衰期完全不符合自然规律……”话音未落,操作台上的天平突然失衡,砝码自行滑动向实验体方向聚集。众人惊觉后退时,整个工作台已悬浮离地三厘米,桌面纸张哗啦作响如同被飓风席卷。
“立刻终止实验!”安全主管的呵斥声中,应急排风装置轰然启动。待一切恢复平静后,团队围着监控录像反复推敲。慢镜头回放揭示惊人细节:当激光切割机接触残片瞬间,金属断面呈现出类似生物细胞的结构分层,每层间隙都闪烁着荧光颗粒。材料学家抽取样本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后得出结论:“这不是铸造成型的合金,而是某种有机晶体矿化的产物。”
为验证猜想,他们远赴云南镍矿洞进行实地考察。在地下三百米的巷道里,手电筒光束照亮了岩壁上天然形成的树状结晶体。地质锤敲击下的碎屑落入试管时,竟发出类似鸟鸣的清响。随行的老矿工颤抖着抚摸岩石:“祖辈说这是‘龙脉流血’的地方,每逢月晦之夜能听见地底传来编钟声。”江浅采集的样本在返回途中持续释放α粒子,辐射剂量仪警报始终高亢作响。
复原实验选择在电磁屏蔽室内进行。根据古籍记载调配的秘方包括孔雀石粉末、陨铁碎屑和晨露收集的朝霞红壤。当混合物料倒入坩埚加热至暗红色时,原本平静的火焰突然扭曲成螺旋状直冲穹顶,将防护罩炙烤出焦痕。负责搅拌的机械臂不受控制地加速运转,金属叶片与陶制容器摩擦产生奇异音调,恰似古战场上战鼓擂动的节奏。
“快看熔融状态!”负责摄像的小李放大镜头焦距。液态金属中浮现出游动的光带,时而聚合成兽首形状,时而散作星云图案。温度曲线图显示实际热度远超理论值五百摄氏度,却未对周围环境造成任何热损伤。更令人费解的是,当倒入特制模具冷却成型后,新铸部件竟自动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排列成北斗七星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