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易南生 作品

第582章 偏我来时不逢春(十四)(第2页)

夜深了,郭孝儒坐在案前整理草药图谱,案头的油灯忽明忽暗,灯芯爆出的火星落在纸上,像点了个小小的朱砂痣。他的影子投在墙上,与窗外走马灯的花影重叠在一起,倒像幅流动的画。刘棠端来一碗刚熬好的栀子蜜水,白瓷碗的边缘还沾着点琥珀色的糖渣,是舀糖时不小心蹭上的。“掌柜的说,加了新采的薄荷,喝了好睡,夜里不会做噩梦。”

他接过碗,温热的甜香混着薄荷的清凉漫过鼻尖,那甜味不似寻常的糖那般腻,倒带着点草木的清苦,像极了临仙城的日子——苦里藏着甜。他忽然觉得所有的颠沛流离,所有的炮火硝烟,都在这一碗蜜水里落了脚,化成了舌尖的暖。窗外的风还在吹,带着糖坊的甜香和花田的泥土气,檐角的风铃偶尔响一声,“叮铃”,像谁在低声说着“安稳”。

郭孝儒放下碗,望着案头摊开的临仙城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无数个小圈,每个圈旁都标着花名:野蔷薇要种在城墙根,蜀葵适合种在向阳的坡地,栀子得挨着溪水……是他白天在花田记下的。他拿起笔,在地图边缘添了行小字:“明年春分,播新种。”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与窗外的风声、远处的江涛声缠在一起,像一首写给春天的序曲,温柔又坚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摊开的地图上,把那些红圈染成了淡淡的银白,像无数个正在发芽的梦。郭孝儒忽然想起瞎眼老兵的话,有些花不必看见,闻着香就知道,它们一直开着。就像温老夫人熬糖时哼的小调,就像卫凛在北境弹过的胡笳,就像孩子们发间永不凋谢的干花,它们藏在风里,躲在香里,融进日子里,从未离开。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晚风带着青衣江的水汽扑面而来,混着糖坊飘来的甜香,像只温柔的手拂过脸颊。远处的糖坊还亮着灯,掌柜的大概还在熬新糖,蒸汽腾起的白气在月光下像条玉带,缠绕着屋檐。江面上漂着些零落的白瓣,该是糖坊晒花时被风吹落的,顺着水流打着旋儿,像无数只细碎的白蝶在追逐,要去临仙城赴一场春天的约。

郭孝儒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听见了临仙城的花田里,新埋的种子正在泥土里伸展腰肢。它们顶开碎石,冲破冻土,顺着青衣江的水,顺着孩子们发间的香,顺着每颗等待春天的心跳,悄悄长出了第一片嫩绿的芽。那芽尖带着点紫红,像个小小的惊叹号,宣告着生命的倔强与温柔。

他转身回到案前,将那两块拼合的玉佩轻轻放在地图上,玉上的栀子花正好对着临仙城的方向,像在遥遥相望。窗外的走马灯还在转,灯影里的栀子花开得正好,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上,像株开花的树。

夜更深了,布政使司的灯一盏盏灭了,唯有郭孝儒案头的油灯还亮着,像颗不肯睡去的星。灯影里,他正低头修改草药图谱,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淡淡的墨香,那墨里,藏着栀子花开的味道。

喜欢江花玉面请大家收藏:()江花玉面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