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49:官职调动,人员总结(第2页)
刘备委实心疼他。
最后,还能借此机会磨砺一下徐庶统筹大局的能力。
最终,刘备敲定,由徐庶担任青州刺史,关羽调来徐州,原本兵马交由徐庶统帅。
为表彰徐庶的功劳,刘备又任命其为安东将军,这样在官职上也能压青州诸将一筹。
狄仁杰、陈群调入安东将军府担任司马,刘馥升任东莱太守,刘亘(刘恒)右迁北海国相,高览、朱灵、黄权、周处、李世贤兼任青州校尉。
刘恒资历短,开战前只是一个剧县县令,不能过快地提拔。但刘备有意为其铺路,一直让在他都城所在的剧县任职便是要他结交人脉。
没有比大本营官僚更多的地方了。
将徐庶调离后,徐州刺史的位置又空了下来。
谁来当?
刘备和长孙无忌一番商议后,决定任命范仲淹担任此职务。
再任命牵招、寇封、罗大纲、李开芳、李秀成为徐州校尉,统筹徐州的那些预备役、守城兵。
将领中,王韶右迁通远将军,戚继光升为武毅将军,又拔擢李牧、李靖、姜松、马超、杜壆、孙安任别部司马。
赵云、黄忠、石达开这几个全军覆没的就不封了。陈到、石达开甚至被降至别部司马。
太史慈要参与组建水军,就不让他担任徐州校尉了,转任别部司马,多拨给一些兵马补偿。
事实上罗大纲后续也进入了水军。
张飞倒是屡立战功,但再往上就四安将军了,徐庶又占了安东将军,剩下仨将军负责的地域刘备都没有,给张飞封只能起一个激励作用。
封安南将军,激励他打扬州,他不会水军,不行。
封安北将军,激励他打幽州,跟自家盟友干起来了,不行。
所以只能升张飞为安西将军。左右凉州隔着远,刘备暂时打不过去。
豪强派在此战过后依旧没能冒出个杂号将军,李秀成的功劳还不够,献俩美人算啥,因此升李秀成官那还了得?
但刘备也想给李秀成升官的机会,以此提高豪强派实力,便加封他为下邳国相,因为下邳如今处于最前线,正好李秀成也有一定的政治能力。
参军荀攸,右迁从事中郎。
总结一下刘备现在的人员配置。
左将军府幕僚:司马张居正、武士彟、徐庶。从事中郎是仪、孙邵、荀攸、张纮。长史刘伯温、法正。主薄孙乾、糜竺。参军滕耽滕胄兄弟、黄权。军祭酒刘晔。
青州:安东将军+青州刺史徐庶,陈群狄仁杰任其司马,妻仇琼英。东莱太守刘馥,北海国相刘恒,别驾从事孔融,功曹孙康,长史国渊,治中从事滕子京,兵曹从事周处,经学从事宋濂,校尉高览、朱灵、黄权、周处。另有王修徐邈负责督察青州官僚。
徐州:徐州刺史范仲淹,牵招、寇封、罗大纲、李开芳、李秀成担任校尉,李秀成兼任下邳国相,牵招兼任琅琊国相,岳飞任彭城太守。别驾从事陈矫、长史张昭、治中从事牵招。另有赵昱负责督察徐州官吏,同时担任功曹。
此外刘备还掌控着泰山郡和鲁国,陈震担任前者郡守,袁涣担任后者国相。
以上是文官与留守将领,剩余将领,就是在徐州之战结束后会继续随他作战的,有:
安西将军张飞。
武毅将军戚继光。
扬威将军关羽,有部下周仓、廖化、关平。
护军将军赵云,妻马云禄。
武威将军陈庆之。
通远将军王韶,有部下卞祥、程咬金。
忠武将军韩世忠。
宁国中郎将张合。
别部司马薛仁贵,有副将张辽。
别部司马李牧,有副将石亨、单雄信、乐羊、樊忠。
别部司马姜松,有副将姜焕。
别部司马黄忠、太史慈、陈到、李靖、姜松、马超、杜壆、孙安、徐盛、石达开、韩擒虎、张俊、关胜。
破虏将军岳飞,陈登为其幕僚,有部下张宪、严成方、狄雷、何元庆、岳云、高宠、陆文龙、杨再兴。
岳飞既在留守者中出现,也在随军将领中出现,具体如何,后续再论。
关铃、武松、鲁智深、林冲、李应、单廷珪、魏定国、韦昌辉、魏文通、魏文升、辛弃疾、刘仁轨、诸葛亮、司马懿几人,或因能力不足,或因资历较短,或因缺乏表现机会,或因年龄尚小,官职较低甚至没有官职,不单独列出。
魏延、韦孝宽、庞涓、孙毓(孙观之子,被黄忠收为义子)仍担任刘备亲卫。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跟着郑玄宋濂在青州求学。
后院有长孙无垢、武则天、上官婉儿、甘夫人、糜夫人(未过门)、妲己六人。
时迁、柴荣、解珍解宝、马灵是刘备情报体系的重要组成人员,负责传递消息,刺探情报。
还有俘虏定彦平、贺若弼、高颎、王保保、李文忠、郭兴、郭英。
以上,就是目前刘备麾下所有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