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上海会议议东北
黑龙江北到外兴安岭这是一块地广人稀的土地,沙俄的百姓并不愿意迁移到这里,一开始,主要安置了一些哥萨克人,然后发配了一批囚犯到这里居住。
这里历史上一直有中国人的居住,例如江东三十六屯、海兰泡等地都有中国的常住居民,再北的地方,中国人常常是季节性去开采金矿和收取海藻。
对于沙俄来说,他们渴望的是太平洋的出海口,不冻港,在土地上他们并没有太多人力来开发,包括库页岛还允许日本人在南部居住开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西伯利亚铁路大建设后。
1861年的4月27日,沙俄政府颁布了《俄国人和外国人向阿穆尔省和滨海省移民条例》,以诸多的优惠条件吸引更多的“志愿者来阿穆尔省和滨海省定居”。阿穆尔省和滨海省移民法的颁布,不但使沙俄政府渴望在这一新占领土地上建立起粮食基地的计划逐步得以实现。
左宗棠已经派出许多情报小队化装成季节性工人到外兴安岭地区以及鞑靼海峡等地侦察,收集情报。
从1857年到1862年,自外贝加尔被强制性地迁移到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的哥萨克有1.4万人,另有来自俄国内警部队的受罚士兵约2200人,也被列入了哥萨克移民之内。
沿黑龙江左岸共建有67个哥萨克村屯,其中包括2475个家庭,计人;沿乌苏里江右岸有28个哥萨克村屯,其中包括761个家庭,计5310人。
此类哥萨克村屯,间隔距离都在20~30俄里之间。由这些从外贝加尔迁来的哥萨克组成了两个骑兵团和两个步兵营,此即沙皇早在1858年就已批准建立的阿穆尔哥萨克军。
其中两个骑兵团和一个步兵营。配置在上自黑龙江发源处的波克罗夫斯卡亚村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另一个步兵营则配置在沿乌苏里江的边界线上。
还竭力建立起自外贝加尔经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和哈巴罗夫斯克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交通线。
从军事占领的角度看,外贝加尔哥萨克移民在黑龙江左岸和乌苏里江右岸的这种军事屯营,的确为俄国占有这一地区抢先筑起了一道防线,达到了占有的目的。
在当时,这对于穆拉维约夫和俄国当局来说,已经大功告成,至于其他,还无从顾及。
接任穆拉维约夫的新任东西伯利亚总督科尔萨科夫也一直延续着这样的政策,在中国打败英法葡联军之后,沙俄方面有意识加强了对东西伯利亚的移民速度。
安娜一世于1730年继任沙皇。她在太平洋沿岸的鄂霍茨克建立了第一支舰队——鄂霍茨克区舰队,在当时这支舰队被称为“远东海军”。不过这支海军虽然号称舰队,但却只是一些武装民船,搞搞海岸巡逻和保护渔船还可以,让它们去战场上只能是挨炮弹。
直到1799年,沙皇保罗一世才从别的舰队抽调三艘护航舰和三艘小船被派往鄂霍次克,终于算是组成了一支像模像样的海军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