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天 作品

第508章 拿下海兰泡

哥萨克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内部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地方性集团。

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着称,并且是支撑俄罗斯帝国于17世纪向东方和南方扩张的主要力量。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南部方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

15世纪,哥萨克指在第聂伯地区形成的半独立的鞑靼族,亦指从波兰、立陶宛和莫斯科等公国逃亡到第聂伯河和顿河地区的游牧民,他们建立了自治的村社。

至十八世纪,俄国沙皇发现了这些人的勇猛无畏可以用于征战,便通过发给俸禄、分封土地等手段收买哥萨克上层,以掌握哥萨克军队,驱使和诱骗他们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和进行侵略扩张充当马前卒。

哥萨克军团曾一度成为沙皇俄国向中亚、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进行侵略扩张的急先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声名不佳。为拉拢利用哥萨克,沙皇曾给予某些哥萨克上层军事首领以某些特权,而大多数哥萨克则过着贫苦的生活。

当时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有哥萨克的血统,在黑龙江以北建立了20多个哥萨克村屯进行联防,成立了1万2千名的哥萨克骑兵,这就是他的主力。

只不过穆拉维约夫的接任者科尔萨科夫没有能力再从俄罗斯西部弄来更多人口,这两年,规模增长有限。

穆拉维约夫1868年移居巴黎,直到1881年11月18日病逝。他死10年后,纪念他的铜像在哈巴罗夫斯克(海兰泡)市郊黑龙江边立起,1929年一度被推倒,被列宁像替代。

1992年,他的遗骸从巴黎迁葬至海参崴市中心,1993年,哈巴罗夫斯克重新在原址立起穆拉维约夫的铜像,手持瑷珲条约,注视着黑龙江以南。

2006年,穆拉维约夫铜像被俄罗斯中央银行用作5000卢布纸币的图案。彼得大帝的头像,只印在了500卢布的纸币上。

(这只是小说,但要提醒的是,无论到海兰泡还是海参崴旅行,中国人不要见到雕像就去留影)

由于“丰南号”的出现,这段历史就此截止。

左宗棠事先指挥将火炮在海兰泡对岸准备好,然后部分火炮从上游装船,顺流而下,一起轰击海兰泡的码头,出其不意将海兰泡码头停泊的几艘炮艇消灭的战斗力。

然后就组织新军渡河,哥萨克骑兵虽然也有燧发枪,但是落后清廷新军装备的米涅步枪,更无法抵挡“丰南号”提供的火器。哥萨克勇猛无比的骑兵冲击,在火箭筒和迫击炮的面前毫无抵抗力,加上米涅步枪的射程,旧式的骑兵冲击已经成了送死的代名词。

击溃了哥萨克骑兵的主力,新军迅速完成了渡河,剩下的哥萨克骑兵除了少部分逃到海兰泡,大部分远遁荒野。

左宗棠也不慌收拾他们,先开始收拾海兰泡的俄军,这些俄军是正规军,但大部分也是流放和发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