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茶肆奇遇
话说大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有个叫申生的秀才,生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他自幼聪慧,四岁能诵《千字文》,七岁能作对子,十二岁便中了童生,在当地小有名气。可这申生时运不济,一连三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今年已是第四次赴考,结果仍是榜上无名。 这日,申生背着行囊,垂头丧气地走在回乡的路上。正值盛夏,烈日当空,晒得他汗流浃背。忽然间,乌云密布,雷声大作,眼看就要下暴雨。申生四下张望,见前方不远处有家茶馆,门前挂着"清心居"三个大字的匾额,便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
茶馆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几张榆木桌子擦得锃亮,几把藤椅摆放整齐。因天气闷热,店里客人不多,只有三两个行商模样的汉子在角落里喝茶闲聊。
"客官请坐,要喝什么茶?"店小二殷勤地迎上来。
申生摸了摸干瘪的钱袋,道:"来壶最便宜的粗茶便是。"
小二应了一声,不多时便端上一壶冒着热气的茶来。申生自斟自饮,望着窗外瓢泼大雨,心中愁绪万千。想起家中老母望眼欲穿,自己却又是空手而归,不禁长叹一声。
"这位兄台何故叹息?"忽然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
申生抬头一看,只见对面不知何时坐了一位白衣书生,约莫二十出头年纪,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手持一把折扇,正含笑望着自己。
申生连忙拱手:"在下见雨思乡,一时感怀,让兄台见笑了。"
白衣书生笑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下甘霖,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在下申生,字子厚。"申生见对方气度不凡,心生好感。
甘霖眼睛一亮:"可是那位作《秋夜感怀》的申子厚?"
申生惊讶道:"拙作粗陋,甘兄如何知晓?"
甘霖拍扇笑道:"'梧桐叶落三更雨,蟋蟀声中秋夜长',此等佳句,早已传遍江南文坛。今日得见真人,实乃三生有幸!"
申生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称不敢当。两人越聊越投机,从诗词歌赋谈到经史子集,甘霖见解独到,申生更是妙语连珠,不知不觉间,雨停了,茶馆里的客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二位公子谈吐不凡,想必都是饱学之士。"邻桌一位老者忍不住插话道,"老朽斗胆,想请二位即兴作对,不知可否赏脸?"
甘霖看向申生,眼中含笑:"申兄意下如何?"
申生正聊得兴起,便道:"甘兄先请。"
甘霖略一沉吟,道:"那我出上联了——'雨打荷叶珍珠滚'。"
申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风吹柳絮雪花飞。"
"好!"茶馆里众人齐声喝彩。
甘霖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又道:"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申生微微一笑:"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尘埃。"
"妙啊!"这回连茶馆掌柜都放下算盘,凑过来听热闹。
甘霖兴致更高,再出一联:"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