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茶肆奇遇 (第2页)
这联暗藏拆字玄机,"白水"为"泉","女子"为"好","少女"为"妙",难度颇高。众人屏息凝神,都看申生如何应对。
申生略一思索,从容答道:"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妙哉!妙哉!"甘霖拍案叫绝,"'山石'为'岩','古木'为'枯','此木'为'柴',对得工整绝妙!申兄高才,在下佩服!"
茶馆里掌声雷动,众人纷纷称赞。申生被夸得面红耳赤,连连摆手。
甘霖忽然正色道:"以申兄之才,为何不继续赴考?"
申生长叹一声:"不瞒甘兄,我已四次落第,家中老母年迈,实在无力再供我读书赶考了。"
甘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递给申生:"今日与申兄一见如故,此物相赠,望申兄到家后再打开。"
申生连忙推辞:"这如何使得?萍水相逢,怎好受甘兄馈赠?"
甘霖执意相送:"申兄不必推辞,他日若有缘,自会再见。"
申生见推辞不过,只得收下,郑重地放入怀中。此时天色已晚,两人依依惜别。甘霖临走时又叮嘱道:"切记,到家后方可打开。"
申生回到家中,老母见他归来,又是欢喜又是忧愁。欢喜的是儿子平安归来,忧愁的是又见儿子两手空空。申生安慰母亲一番,忽然想起甘霖所赠锦囊,便取了出来。
打开一看,申生惊得目瞪口呆。锦囊中竟有千两银票一张,还有一封推荐信,信上盖着当朝礼部侍郎的私印!信中极力推荐申生才学,言其必成大器。
"这...这..."申生双手颤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千两白银,足够他再赴考三次有余;而那推荐信的分量,更是非同小可。
母亲见状,忙问缘由。申生将茶馆奇遇一五一十道来,母亲听罢,忽然跪下朝东方连连叩首:"儿啊,你这是遇到仙人了!那甘霖,甘霖,分明是'甘霖普降'之意,这是上天派来助你的贵人啊!"
申生恍然大悟,回想甘霖言谈举止,确实超凡脱俗。他连忙朝茶馆方向拜了三拜,心中暗暗发誓,定不负这番奇遇。
次年春闱,申生带着推荐信赴京赶考。说来也怪,自那日后,他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放榜之日,申生果然高中进士,金榜题名。
后来申生官至知府,为官清正,爱民如子。他始终不忘茶馆奇遇,在任上兴办义学,资助贫寒学子,将这份奇缘传递下去。而"清心居"茶馆也因这段佳话名声大噪,成为当地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至于那位神秘的白衣书生甘霖,申生终其一生再未遇见。有人说他是隐居的高人,有人说他是下凡的仙人,更有人说他本就是申生命中的贵人。但无论如何,这段茶肆奇遇,成为了流传后世的一段佳话。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